广东就是移民省份,也是年轻人淘金的地方,外来人员多,人多才会热闹,过年气氛很浓,就拿这几天来大多数人都放假了,路上、超市都是人,每家门口摆上两盆年桔,小孩们三五个聚在一起放鞭炮,广东人年夜饭多半都在酒店里吃,酒店生意超好,还要提前预定,晚了没位置,吃的花样多,以清淡为主,广东人煲汤和粥在全国来说杠杠的,味道确实好,油而不腻、鲜而不腥。
1、30年前广东人是怎么过年的?
广东人比较传统,形式基本不变,只是30年前还可以到处放鞭炮,燃放烟花,现在广州珠江两岸的大型烟花已经停止,总觉得少了点气氛。小时候会在家做油角,煎堆,蒸萝卜糕,马蹄糕之类现在很多人图省事方便都在外面买现成的,以前会在家写对联,现在都是在外买,我们广州坐标天河区,逛花市买年花装饰家里,都是鲜花,满屋飘香,年三十,拜神吃团年饭,初一一大早狮子拜年采青,吃斋,逛逛街走个大运,初二回娘家,初三以前说不宜拜年,现在没那么讲究只要约好一样去拜年。
小孩的红包,我们叫利是,30年前红包一般都是一两元,不过我那时外婆省吃俭用,过年居然会给我们100元,那时觉得好多了,红包一般认识的打个招呼都会给,5元到50元不等,自家亲近的会给多些,100元以上。公司里没结婚的可以向结婚的同事讨要红包,说声恭喜发财,利是逗来,一般都会给,我以前有的同事从一楼到7楼讨红包,我们也叫扫楼,一上午讨了将近2000元红包,要知道同事之间的红包一般都是5元左右,真够脸皮厚的了,我都是人家给我就说声恭喜发财,人家不给我也不会主动讨要,哈哈。
2、广州人都是怎么过年的,都有些什么习俗?
讲意头,广州人的讲究非常多,生菜就是生财,猪利就是诸事顺利,其实就是猪舌头,讲八字,要烧头柱香,有的未天亮就到寺庙等上香。讲好话:见人恭喜发财,好话多说,讲味道:食有厌精,过年丰盛菜式,广为流传,据介绍,吃大盆菜是广州乡亲的意头菜,上位菜,发财菜。广州人的求签庙算非常有自己的特色,每年求签,年尾答谢,这些生意人乐此不疲,
3、广东人过年是一个怎样的气氛?
广东就是移民省份,也是年轻人淘金的地方,外来人员多,人多才会热闹,过年气氛很浓,就拿这几天来说,大多数人都放假了,路上、超市都是人,每家门口摆上两盆年桔,小孩们三五个聚在一起放鞭炮,广东人年夜饭多半都在酒店里吃,酒店生意超好,还要提前预定,晚了没位置,吃的花样多,以清淡为主,广东人煲汤和粥在全国来说杠杠的,味道确实好,油而不腻、鲜而不腥。
4、为什么粤港澳百分之九十的家庭从来没看过春晚,他们的过年习俗是怎样的?
广东和港澳地区由于方言的原因,看电视更多选择粤语频道,这是同声同气的过年气氛,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港澳地区都有电视频道播粤语春晚,有的人说,春晚是国家级节目,为什么不能全覆盖,这些与宣传上的关系,比如:近年的春晚分会场,广州,深圳(今年)的分会场,可以更好地使央视春晚在广东地区提高收视。有的街坊也知道央视春晚影响力大,但兴趣上未接近也是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北方味道的节目过多,兴趣上未达到必看的程度,
5、广东明明经济很发达,为什么广东人的过年红包只有2块钱?
我湖南人,老婆广东人。我觉得应该还算有直接发言权了吧,在礼金方面,夫妻双方简直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了。广东这边红包叫利是钱,图个吉利而已,我自己都收到过两块钱的,然后现在包出去的基本上五块钱的,给老婆家人这边,老人一般是111,168,188什么的数字,平辈以及小辈就100,50、20的,朋友同事办喜酒以前就是100,现在200。
参加过有一个佛山本地的婚礼,礼金还退回了,开始以为是不是嫌少什么的,结果一问才知道这是当地习俗,有原封不动折一下返回来的,有返回一些带8数字的,甚至还有超过你红包返回来的!我自己娶老婆,才收了10000红包礼金。然后丈人来新房做客时回给我们个几千块红包,然后带一堆东西,唯一一个要求就是当初买房时加了个老婆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