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心率正常范围为70~170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会逐渐减慢,且女性的心率稍快于男性。心跳医学上称为心率,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为60~100次/分,平均约75次/分,正常情况下,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临床上常通过手腕处的桡动脉测量心率。
1、一分钟心跳多少为正常?
一分钟心跳多少为正常?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一分钟心跳60~100次为正常,但可随年龄、性别和不同生理状态而发生较大的变动。一分钟心跳次数应称为一分钟心率,正常情况下,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临床上常通过手腕处的桡动脉测量心率。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为60~100次/分,平均约75次/分,但由于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生理状态,正常心率范围可有所不同。
新生儿心率正常范围为70~170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会逐渐减慢,且女性的心率稍快于男性,另外,安静或睡眠时的心率较慢,而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可导致心率加快,休息或情绪稳定后心率可恢复正常。若心率持续异常,或出现胸闷、胸痛、乏力、头晕、气短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以便尽快治疗,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彭红玉审核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2、心跳每分钟多少次正常?
心跳每分钟多少次正常?心跳医学上称为心率,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为60~100次/分,平均约75次/分,心率可随年龄、性别和不同生理状态而发生较大的变动。新生儿的心率较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至青春期接近成年人水平,在成年人,女性的心率稍快于男性。在经常进行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的人,平时心率较慢,
在同一个体,安静或睡眠时的心率较慢,而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整体情况下,心率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加快;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减慢。循环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时心率加快,此外,心率还受体温的影响,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可增加12~18次。具体患者具体分析,如果心率长时间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而且排除了诱发因素,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3、心率知识知多少?
心率知识知多少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心率变化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超过1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或见于感染、发热、休克、贫血、缺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力衰竭等病理状态下,或见于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后。成人安静时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一般在45次/分钟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和运动员;或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
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钟,应考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如果脉搏强弱不等、不齐且脉率少于心率,应考虑心房纤颤,如果心率超过160次/分钟,或低于40次/分钟,大多见于心脏病患者,如常伴有心悸、胸闷等不适感,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本内容由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吕新湖审核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