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超群、范鸿轩、何家劲的《包青天》组合,是多少人的记忆哦。不能说我在那做了官,就是哪里人吧,乡梓难忘有木有,乡音难改知不知,都怪金超群那个电视剧,唱什么“开封有个包青天”,也由此有了河南与安徽争执包拯到底是哪里人的扯淡公案,这种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改地名、争古人、立牌坊的行径也是有点那啥。
1、为什么好多人把包拯误认为是河南开封人?而不是安徽合肥人呢?
因为包公从45岁进京为官,一直到61岁去世,人生当中最辉煌的这10几年基本上都献给你开封,虽然做开封府尹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是由于他为京城百姓办了很多好事,所以他的故事就被代代相传,说到开封府就想到了包青天,其实他在开封府上班时间只有一年多,加上前些年的电视节目,让大家记住了”开封有个包青天”,好多人不知道,包公老家是合肥的。
2、都说开封有个包青天,为何专家却在合肥发现了真正的包拯墓?
目测包拯包大人的棺材板子压不住了,没想到还有这么蠢的吃瓜群众!包拯是板上钉钉的合肥人包大人估计会说:不能说我在那做了官,就是哪里人吧,乡梓难忘有木有,乡音难改知不知,都怪金超群那个电视剧,唱什么“开封有个包青天”?都忘了我是合肥人了吗?!嗯,搁谁都会着急,包大人是标准的安徽合肥人,《宋史·包拯传》开篇就说明白了“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庐州是古地名,大致范围涵盖今天合肥及周边六安、巢县、霍山几个县,包拯是今天的肥东县人氏。不过真正的包拯脸不黑,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月牙,不过,金超群、范鸿轩、何家劲的《包青天》组合,是多少人的记忆哦。铁面无私包大人包拯第一个职务是建昌县令,因为父母岁数大了,没去赴任,后来又任命为和州税监,后来还是因为父母原因没去,一直到父母故去以后,守孝期满,才不得不去做了天长县令,
他不但性格正直,做官也是刚正不阿,赏罚分明、治理有方。后来因为政绩,升迁做了开封知府,按照惯例,一般百姓不能直接给府衙递交状纸,老包一去,就打开大门,直接面向百姓收状,肃清吏治,所以老百姓都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对于他的正直和无私,电视剧《包青天》展示的非常到位,他在任上的时候,因为开封发大水,拆掉了修在运河两岸阻塞河道的宦官园林,丝毫不怕得罪人。
可惜,不像电视里演的,他做开封知府就做了一年多,然后就升迁到中央了,包拯墓地一度是谜包拯死后,传说为了防止记恨他的达官显贵破坏墓葬,在全国二十多个地方同时下葬,疑冢很多,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目的在哪里。也由此有了河南与安徽争执包拯到底是哪里人的扯淡公案,这种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改地名、争古人、立牌坊的行径也是有点那啥,
3、都说“开封”有个包青天,为何专家却在“合肥”发现了真正的包拯墓?
1973年,安徽合肥准备建钢铁厂,上级命令选址范围里的所有住户、坟墓都要迁走,但是迁址范围里有一个很特殊的宗族墓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包公墓地,这时,肯定有人质疑,包公不是开封人吗?怎么会葬在合肥呢?原来在开封不仅有个包公湖,湖边还有一座包公祠,再加上电视剧里的演绎,难免大家都会误以为包公是开封人,但其实这座包公祠只是为了纪念包公而修建的,跟包公祖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而真正的包公是在公元999年,出生在合肥市肥东县谢集乡,去世后被葬在了此地的包氏宗族墓园,既然要建钢铁厂所以肯定要动包公墓,上级部门就下令对包公墓尽快抢救性挖掘,因为这里是包公的家族墓地,所以墓葬里有21口同样的棺材,历经900多年的蹉跎岁月,已经没有人知道包公真正葬在哪里了。考古人员只能一一发掘,但是怕破坏墓的结构,考古人员研究决定暂不发掘十几座大型的墓葬,先选择一个最小的墓来进行发掘以摸索经验,于是考古人员准备发掘偏离包公墓群主范围外的一座小型宋墓,从位置和规模看,这座小墓的主人的身份一定很卑微,而且与包公的关系也应该比较疏远,从结构看,这是一座简陋的土坑墓,连传统墓葬应有的夯土层都没有,而且也没被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