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河南菜的存在感,则略有点尴尬了,堂堂人口大省河南,在代表菜这块并没有特别耀眼的地方,是没有特色嘛。早餐胡辣汤是家喻户晓;河南烩面扛起代表菜好像也有点心虚,毕竟就是一种主食吧,出产土豆的宁夏和甘肃,很多菜里面都有土豆的影子,剔骨头当中要做到皮不能破,灌水不漏,当真是考验厨师刀功的硬菜。
1、河南有什么代表菜?怎么做的?
泱泱大中华,各种菜系算是百花齐放,至于各大菜系的代表菜,大家也能张口说上一两个,特别像川菜粤菜这种热门选手,随便说出个七八款都不在话下。但河南菜的存在感,则略有点尴尬了,堂堂人口大省河南,在代表菜这块并没有特别耀眼的地方,是没有特色嘛?早餐胡辣汤是家喻户晓;河南烩面扛起代表菜好像也有点心虚,毕竟就是一种主食吧!满街的大盘鸡、几乎家家都会做的确是来自于新疆,就算有点意思的洛阳水席,其实也就可以广义理解为是一道东北乱炖,
但回溯历史,梁实秋的笔下,是点过一些足以和知名菜系相媲美的名菜:黄河鲤鱼焙面、炸核桃腰、铁锅蛋、瓦块鱼、两做鱼等。其中,最撑得起门面的当然是黄河鲤鱼,据说只有出产在洛阳以下至开封黄河黑岗口一带的为佳,这道菜,重点是要吃活鱼,不吃死鱼;另外,大小在一市斤半左右,不能再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味鲜肉嫩,传统豫菜馆,在院子里总要特备一个水池,养着许多黄河鲤鱼。
当客人开始饮酒以后,一个堂倌手提一条鲤鱼的背鳍,来到客人面前,让客人看见确是一条活鱼,询问如何吃法,客人说出“两吃”,即焦炸一半,糖醋熘一半。当糖醋熘的一半吃完之后,堂倌将剩下的鱼骨端走,过了一阵,堂倌用盘子端来焙得极焦而保持淡黄色的细面条,盘绕盘中而不乱,其细如发,然后将一碗用鱼骨做的滚热汤汁浇在面上,发出微微响声。
2、四川姑娘嫁到河南,我爱吃肉,但婆婆吃素,一点肉都不吃,更不会做肉菜,怎么协调?
别说是我们四川的,简直就是黑我们四川的,。,首先我们四川的姑凉大部分都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搬得了砖砌得了墙。,。就算以上都不会,也不会把生活寄忘在老人身上,是不是你婆婆将来死了你也跟着去呢?不能吧,那你将来做婆婆的时候呢?又颠倒过来嫌弃媳妇儿不会了???你的素养决定了你在家里的地位,我堂妹老公是河南的,他们俩夫妻过年回去河南,她婆婆专门去超市里买米,买电饭煲学做米饭,
3、河南美食这么多,为什么没有菜叫“豫菜”?
我来告诉你豫菜的十大名菜都有啥。糖醋软馏鲫鱼焙面、煎扒鲭鱼头尾、汴京烤鸭、扒广肚、葱烧海参、炸八块、牡丹燕菜、炸紫酥肉、清汤鲍鱼、葱扒羊肉,这十大名菜里面除了牡丹燕菜出自洛阳之外,其他九道都来源于开封的又一新饭店。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菜叫套四宝,号称中原一绝,这道菜的特点就是将鹌鹑、鸽子、鸡和鸭统统剔去骨头,然后腿套腿,翅装翅一起上笼蒸,非常的麻烦。
并且剔骨头当中要做到皮不能破,灌水不漏,当真是考验厨师刀功的硬菜,豫菜按开封厨师界的说法是中国菜的母系菜,也有人说是姥姥级的。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主要是因为地处中原的河南自古就是东西南北各地开展交流的场所,四通八达的水旱交通注定了河南跟其他地方的人文交流更多,这中间各地既吸取了豫菜的一些精华,也带来了各地的特色,再经过无数人的改进,结合本地人的口味和地方特产形成的。
其实各地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借鉴了外地一些好的烹调方法和制作技艺,根据自己所在地的特产和百姓口感,才有了风味口感各异的地方特色,比如说沿海,他们肯定吃海鲜比较多,也就有人投入精力研究海鲜的做法。而地处湿寒的四川,没有花椒辣椒那就吃的不畅快,出产土豆的宁夏和甘肃,很多菜里面都有土豆的影子。那么到了新疆,西红柿绝对是离不开的,
不得不说,老祖宗非常聪明。那时候没有所谓的养生专家,除了五味调和之外,营养搭配不知道先人们是怎么琢磨出来的,比方说青岛,我在新疆时候有几个得了痛风的朋友,听他们说喝啤酒吃海鲜最容易得痛风,但是青岛啤酒之城海鲜之城,也没见有几个痛风的,这应该就是一物降一物吧,如果没有好办法止住它,绝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大快朵颐而愿意和痛风过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