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南川区 > 假道灭虢,假道灭虢的三十六计

假道灭虢,假道灭虢的三十六计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8 18:23:21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假道灭虢的三十六计

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

假道灭虢的三十六计

2,假途灭虢什么意思

【解释】: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自】:《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释义] 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语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家

假途灭虢什么意思

3,假途灭虢是什么意思

假途灭虢 【拼音】 (jiǎ tú miè guó) 【注释】 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处】 《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例子】 此乃“~”之计也。虚名收川,实限荆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假途灭虢 ( jiǎ tú miè guó ) 解 释 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 处 《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家

假途灭虢是什么意思

4,假道灭虢什么意思啊

【假道灭虢】【jiǎ dào miè guó】 【解释】: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出自】:《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烧鱼咸味调得重一些,烧肉咸味调得略轻一些,这是前辈厨师在长期烹调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烹制鱼肴,多数“喜咸避淡”,特别是烧、炖、焖等烹制方法,尤其突出。鱼肴咸口调得重一点(压住口),吃起来有味道,并能突出其风味。如果鱼味调得淡薄,就会使得腥味突出。俗话说:宁吃咸鱼喝水,不吃淡鱼喝汤。就是这个意思。 猪肉味美醇正,不腥不臊。调味时一旦咸重,就会使鲜味大减,风味全失。烧肉时,调制得偏淡,则味道鲜美,香味浓郁,风味殊佳。
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5,假道伐虢什么意思

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语出《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 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灭虢。” 处在敌我两大国中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 态,把力量渗透进去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 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 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立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 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吧?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壁,高兴得嘴都合不扰。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到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子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 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 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 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 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势,使其丧失自主权。再 乘机突然袭击,就可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6,假途灭虢是什么意思

假途灭虢 ( jiǎ tú miè guó ) 解 释 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 处 《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家
成 语 假途灭虢 拼 音:jiǎ tú miè guó 解 释: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 处:《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用 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家 示 例:此乃“~”之计也。虚名收川,实限荆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近义词:假道灭虢 典 故: 春秋初期,晋国传至献公,积极扩军,拓展疆土。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虢(国,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境),但虞(今山西平陆北)邻虢的北境,为晋攻魏的必经之途。晋献公害怕二国联合抗晋,遂采用大夫旬息各个击破之计,先向虞借道攻虢,再伺机灭虞。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荀息携带美女、骏马等贵重礼品献给虞公,请求借道攻虢。虞公贪利,又被荀息花言巧语所迷惑,遂不听大臣劝阻,不但应允借道,还自愿作攻虢先锋。 当年夏,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今山西平陆境),使晋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道。二十二年,晋又故计重演向虞借道。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虢、虞地理相连,利害攸关,虢亡虞必亡,劝虞公绝不能答应借道。但虞公认为:晋、虞是同宗,不会相欺,拒不听劝。十月十七日,晋军围攻虢都上阳。十二月初一破城灭虢。后晋班师暂住虢国休整。晋军乘虞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俘虞公,灭其国。虢、虞亡国的惨痛教训,使后世加强了弱国联合抗击强国的思想。 这次战争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揭示了军事斗争的一些重要规律,给后世留下重要的启示和教益。
文章TAG:假道灭虢三十三十六三十六计假道灭虢

最近更新

  • 英语新词,英语的新单词是啥

    英语的新单词是啥2,新词有哪些英语3,英语新词是什么意思4,英语单词换字组新词1,英语的新单词是啥thenewWord2,新词有哪些英语v什么新词3,英语新词是什么意思英语新词是最 ......

    南川区 日期:2023-05-06

  • 科技知识手抄报,关于科技发明科学常识的手抄报资料

    本文目录一览1,关于科技发明科学常识的手抄报资料2,关于科技的手抄报的资料快3,科学手抄报资料4,科技知识创新手抄报1,关于科技发明科学常识的手抄报资料科学常识:膨胀的爆米花。“砰 ......

    南川区 日期:2023-05-06

  • 棒喝,关于toutou棒喝的成语有哪些?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关于Toutou棒喝的成语,供大家参考,”老师也竖着笔画孩子,和尚喝,老师也喝,可以提取的习语Toutou棒喝怎么样,唐朝时,佛教大师林佶使用棒喝作为传教方法, ......

    南川区 日期:2023-05-06

  • 胡萝卜红烧肉,请问红萝卜红烧肉怎么做

    请问红萝卜红烧肉怎么做首先洗净的肉肉要去道血水,放入锅内,加辅料煮开,然后放入冷水中凉透;再把冷后的五花肉切成小方块块的肉肉(如图)。切得时候可以切小点,可以自己配菜相适宜就好了。 ......

    南川区 日期:2023-05-06

  • 双管齐下,双管齐下的故事

    当时有人评论说“张赟画的,真的双管齐下双管齐下习语的故事是这样的:唐朝有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名叫张赟,他的官员是袁外郎,所以后来大家把他的绘画方式命名为双管齐下:双管齐下:Shua ......

    南川区 日期:2023-05-06

  • 部门主管,部门主管的职责有哪些?

    公司根据业务需要会有六七个员工主管,还有人说是公司中层干部,说不好就是拿普通员工的工资,做部门的全部工作,2.主管是一个高或低的位置,比如按照工作分工分别配备采购-1主管销售-1主 ......

    南川区 日期:2023-05-06

  • 韩国考驾照,韩国驾照怎么考

    韩国驾照怎么考2,韩国驾照怎么考1,韩国驾照怎么考无论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韩国驾照是在韩国本地考取的驾照,考取韩国驾照时间短,.教练态度温和。所以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年里,近 ......

    南川区 日期:2023-05-06

  • 冯的成语,冯猜一个成语

    冯猜一个成语飞马宇空,有这个成语的!2,冯字开头的成语冯妇下车冯唐易老冯驩弹铗冯轼结靷冯媛当熊冯虚御风冯谖三窟冯唐头白冯唐白首冯驩弹铗、冯妇下车、冯轼结靷、冯媛当熊、冯唐易老、冯唐 ......

    南川区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