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德云社内部,谁都不会知道德云社一年到底能挣多少钱,估计郭先生自己都不知道一年能挣多少钱。具体收入多少,恐怕只有德云社几位核心管理层才能知晓,旁人也只能瞎猜了,于谦仅仅算德云社这一块的收入,他肯定是没有岳云鹏高的,所以岳云鹏绝对是德云社有史以来收入最高的签约艺人。
1、德云社一年的收入大概有多少?和本山传媒比哪个多一些?
德云社现在可谓是大红大紫,它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型专业相声社团之一,成立于1995年。曾经名为北京相声大会,2003年更名为德云社,里面出了很多名人,像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孙越、侯震等。本山传媒是以辽宁民间艺术团为核心组建成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是赵本山,成立于2003年,是辽宁省文化厅直属的民营文化企业,
本山传媒也有很多名人,像宋小宝、董成鹏等。他们两家现在大公司,但是2005年的时候,本山传媒的总收入就已经超过了3.5个亿了,而那个时候的德云社总的注册资金只有一点点,本山传媒拥有6家大型企业,其他的小企业数不胜数。所以他们两家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虽然说现在德云社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德云社毕竟起步晚,不像本山传媒早年就已经把二人转市场给垄断了,
更何况本山传媒的赵本山还是现在的“喜剧之王”,常常出现春晚的舞台,给很多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现在赵本山不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了,但是赵本山早年给本山传媒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现在就算是赵本山退出了,本山传媒也有很多顶梁柱的人物,像现在的董成鹏也是当今较火的明星,也很有才,相信本山传媒今后的事业也会越来越好。
2、德云社演员的收入是多少?待遇如何?
先说结论:上限岳云鹏,下限吴鹤臣,郭德纲是德云社大老板,所以他不能跟演员做比对,那样对郭老板也是一种侮辱。而于谦仅仅算德云社这一块的收入,他肯定是没有岳云鹏高的,所以岳云鹏绝对是德云社有史以来收入最高的签约艺人,吴鹤臣在水滴筹出具的收入证明是每月6000元,他确定是没有副业收入的,那么这6000元就是他每月在德云社的全部收入。
而且吴鹤臣在小剧场演员中档期是比较满的,基本上每周都有4场以上的演出,所以他绝对能算德云社普通演员的收入标准,而岳云鹏跟吴鹤臣的收入差,也是明星和普通演员的差距,吴鹤臣才是芸芸众生的常态,岳云鹏只是极少数中了六合彩的幸运儿罢了。那些把岳云鹏当成示范效应决定去说相声,或者进入德云社追逐明星梦的人,基本上只能成为吴鹤臣,变成下一个岳云鹏的概率,比我一觉醒来变成马云的概率更低,
其实相声演员的收入迄今为止也就这个水平,在德云社红起来之前,天津是全国相声演员最梦幻的城市,但大部分相声演员都是拿这个当兴趣,每个月在小剧场顶了天也就3000元左右的收入。后来全国小剧场门票普遍涨了,但普通演员的收入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吴鹤臣应该算是中等偏上的收入,毕竟他背后的牌子够大,而吴鹤臣这种看起来不咋地的收入,还是德云社大洗牌之后调整后的结果。
在德云社1.0版本时期,何云伟曹云金李菁是郭德纲于谦之外的第二档大蔓儿,但他们的收入也就跟吴鹤臣差不多,何云伟李菁一场是300~500元(不攒底300,攒底500)不等的收入,曹云金150每场,自己挑梁的专场500元。何云伟李菁如果满勤出演,每个月能够勉强破万,曹云金即使演满场,一个月就5000多的收入,
而且德云社给他们签的第一份合同没有底薪,员工的社保等需要从演出费里面扣除,说白了假如你这个月都没演出安排,那你得倒贴钱给公司买社保。这也是徐德亮跟王文林拒绝签约并退出德云社的原因,这二位在签约之前一个月能在德云社得到3000元左右的收入,但他们有不少外面的私活,毕竟当时的德云社是全国最火的相声社团,徐德亮这种一线演员可以得到相当的曝光率,于是其他演出商会主动找上门送钱。
但第一份劳务合同规定所有私活必须上报公司,并且由公司抽走一部分提成,这等于是把徐德亮王文林的核心蛋糕给切走了一大块,所以他们果断走人,不过第一份合同在条款上漏洞极多,这也符合德云社管理层的文化水平,所以何云伟曹云金李菁等人即使签约,也照样在外边接私活,并且不给公司上报。当时的高管只能恩威并施的跟他们协商,不过何云伟曹云金翅膀已经非常硬了,所以也不太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