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二线城市中的顶尖水平,也有一些机构把苏州评为“新一线城市”。城市级别不能代表一切,苏州就是苏州,不需要分级来证明,苏州园林与苏州古镇是苏州旅游的经典,阳澄湖大闸蟹是中国第一蟹,在二线城市中,苏州的经济实力绝对领先,人均GDP全国所有城市中排第二(二线城市中全国第一)。
1、苏州属于几线城市?
苏州是二线城市中的顶尖水平,也有一些机构把苏州评为“新一线城市”。这也反映了苏州真实的地位,那就是虽低于四大一线城市,但要高于大部分二线城市,和南京、杭州、武汉、天津这些中心城市一个级别,无论是苏州、杭州、成都、天津,所有的二线城市,都比不上一线城市,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在二线城市中,苏州的经济实力绝对领先,人均GDP全国所有城市中排第二(二线城市中全国第一),
如果真正比较财政收入、人均GDP这些硬指标,在全国范围内,苏州是唯一可与北上广深抗衡的非一线城市。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和一个拥有13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苏州仍然拥有人均16万的GDP,苏州对国家的贡献值要绝对高于北京和上海,全国范围内仅次于深圳,所以,城市级别不能代表一切,苏州就是苏州,不需要分级来证明。
2、苏州,无锡,常州哪个城市更适合居住?
如果是从经济不太好的外地大老远跑到这里,需要慎重比较一下三城的,那建议你可以看一看:一、从气候上,三者地理位置极为接近,正常情况下三城天气预报也会比较接近,所以就温湿度体验看,三者之间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二、从地貌上看,苏州和无锡接近,属于城区即有山有水的典范,苏州城区有虎丘/金鸡湖,无锡城区有惠山/蠡湖,
常州城区属于全平原,有运河但是没有山,常州的山在下辖的金坛和溧阳,距离城区距离都较远。关于一座城市的宜居性上,我个人很强调城区自然的山水是否齐备,原因在于,其实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任何一座城市生活上三五年后,都会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和厌倦感,这点和婚姻有类似之处。那自然的山水之气,其实可以较大程度上与人长期生活在高物质生活城市中的戾气中和,
当然,从医学角度讲,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优越的自然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心性调节有较好的辅助作用。这一点上,常州短板明显,三、交通情况看,三者都处于京沪高铁与沪宁城际双高铁线上,所以交通整体都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区别是,三城中苏州的总人口和外来人口都最多,所以如果去三城的火车站的话,苏州几乎永远是人最多的,体验感相对会逊色一些,假期出行抢票也是压力相比之下最大的。
四、再来说机场,目前苏南地区的机场分布是这样的,常州和镇江共用常州奔牛机场,所以该机场位于常州与镇江之间,无锡和苏州共用苏南硕放机场,但是硕放机场距离无锡显然更近。且目前无锡正在建设与硕放机场的地铁,一旦建成通勤机场就会很方便,苏州就比较吃亏,由于毗邻上海,所以很多苏州人习惯直接去上海的虹桥和浦东机场乘飞机(航线多),但距离算不上近。
不过沪宁城际线上有无锡新区站和硕放站,日后会与地铁实现无缝换乘,所以单从通勤成本来看,优先考虑硕放机场更好些,五、通勤成本上,主要考虑的是高峰期拥堵情况。最糟糕的自然是苏州,人口多,汽车保有量多,再加上是典型的中心型城市,老城区的道路又极窄,所以高峰期拥堵就会更加严重。无锡和常州原本城区人口就少(300万上下),公共交通又比较方便(无锡的地铁和常州的brt效率都还不错),所以在驾车幸福感上其实是很高的,
但这里我也说个小段子,无锡和常州人对于“堵车”这件事是完全没有概念的。经常只是路刚刚缓行一点,我的司机朋友就已经感叹今天怎么这么堵了,这对于很多早已习惯了北上广深动辄高峰期道路堵死不动的朋友而言,的确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六、平均收入情况上,其实从官方统计的三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三城是差距不大的,但是真正的高薪岗位,其实是集中在那些上市公司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