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重庆南岸区地图图片
重庆市主城九区包括了渝中区、南岸区、巴南区、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 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
10. 重庆南岸地图全图高清版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镇江地处长江以南,是真正的江南。而塑造她独特气质的,也正是地理位置。
“
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
——《隋书·地理志》
”
▲ 镇江地理位置示意图。制图/刘昊冰
镇江紧邻长江(从地名也能感受出两者的关系),整座城向北突出,好像在用力抵住长江的喉咙。京杭大运河也在此与长江交汇,镇江与北岸的扬州一起,构成中国古代黄金水道的十字交叉部。
▲ 镇江地形示意图。可以看出长江南岸有宁镇丘陵自西向东延伸,东南部则是无险可守的一片平原。制图/刘昊冰
比位置更加紧要的是地形。城北金山、焦山、北固山这京口三山,虽海拔不高,却成掎角之势俯瞰长江。还有京岘山、云台山等山峰,在冷兵器时代,这就是天然堡垒,北方的敌人一旦试图南侵,必会遭受居高临下的直接打击。镇江万一陷落,富庶的太湖流域便无险可守,门户洞开。同样的,自南而北,镇江直接威胁扬州;溯长江而上,南京,乃至两湖平原,都在攻击范围之内。
▲ 焦山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有“江中浮玉”的美誉。初夏时节,这里碧波环抱,林木葱郁,满山苍翠,宛如碧玉浮江。图中远处的水域即为长江。供图/图虫·创意
因此,镇江30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各方军事势力争夺的焦点。也因此,相比江南其他地方,镇江总是和衣而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也不可避免地少了一分江南温柔乡的松弛自在。
▲ 镇江丹阳,是南朝齐、梁两代帝王的故里,也是十二个帝王的“归根”之处。帝陵前的神道石刻精美绝伦,如今已散落在乡野田间,徘徊在这些石刻中,深感岁月沧桑,唯有石刻神兽默默地守护着那些昔日的英豪。供图/图虫·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是个不断变迁的概念,从最早的两湖地区,到清末近代的太湖平原,江南忽大忽小。镇江的江南血统也不断受到质疑,她不讲吴语(南京笑而不语),不是财赋重地,很少在诗文中露出温婉气质,在江南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与这种身份上的分裂类似,镇江的起落,源自于真正意义上的国土分裂。
想当年,金戈铁马
▲ 宝华山隆昌寺2013年传戒法会首坛受戒现场。隆昌寺始建于南北朝(公元502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万历年间明神宗赐名“护国圣化隆昌寺”,该寺为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美誉,是近代最大的传戒道场。供图/视觉中国
中国的历史足够长,长到总有一些人死了几千年,还不断被人提起。比如秦始皇,在他巡视刚刚统一的国土之时,发现这片土地充满不一样的气质,认为这里有“王气”,下令由三千身着赭衣的囚徒凿断京岘山,修筑驰道,这里也就被叫做丹徒。
统一在中国是主流,但并非常态。秦末,项梁和他那个自负的侄子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兵从丹徒渡江,加入了逐鹿天下的战局。似乎从此以后,镇江在历史中大放异彩,都与割据的态势息息相关。
▲ 火烧云下的北固山。因刘备招亲的故事,以及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等名句,这里名声大噪。摄影/Crangye
镇江第一次被真正作为军事重镇,是在公元208年。坐断东南的吴主孙权选择镇江(时称京口)作为治所,在此筑“铁瓮城”。探马、使节、将军、大臣,进进出出,端庄的坚城内部如机器一般运行,这是大战之前的氛围。不久,一封书信捅破了窗户纸:“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寄信人是曹操,收件人自然是孙权。双方大军最终在赤壁相遇,一场教科书般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孙权手下的文臣武将还曾劝他扣下刘备,如果他听从了建议,三分天下的格局也许会生出另一种变数。总之,镇江作为剧组重要成员,参与策划了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场“分裂大戏”。
▲ 长江江苏镇江段,百舸争流。供图/视觉中国
此时镇江只是军事重地,仍谈不上是江南的塞北。毕竟南北的对峙,还没到分外眼红的地步。
西晋永嘉之乱爆发,中国迎来大洗牌,地分南北愈加明显,加上东晋末年朝代的更替,让镇江的地位日益提升。
北方的一片混乱,迫使大量人口南迁,京口作为重要的渡口,接收了众多北方流民。当时的豪族陈郡谢氏把持朝政,谢玄坐镇广陵(今江苏扬州),收编广陵、京口两地流离失所的男丁,因成军之时谢玄移驻京口(又名北府),大军得名北府军。这支军队作风强悍,淝水之战击溃前秦军,甚至一路追击到邺城(今河北临漳),一战成名。
▲ 西津渡,古代素有“吴楚要津,七省粮道,漕运咽喉”之称,兵家必争之地。京口这个地名耳熟吗?宋朝熙宁元年 (1068) 春,王安石从西津渡扬舟出发,北上京城。到达瓜洲(今扬州境内)时,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摄影/啃泥亚平脸人
日后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便是在京口长大的北府军将领。他十分看重京口的战略地位,去世之前也不忘提醒储君,非皇族外戚,绝不可驻守京口。继刘宋之后的齐、梁两朝,也都将京口视为险要之地,派重兵把守。
城市功能的强化,带来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京口的故事也不再满是金戈铁马的杀气。梁昭明太子在此汇编《文选》;祖冲之修订《大明历》,又把圆周率首次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曾长住京口的刘勰,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系统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
▲ 西津渡,尚清戏台。锡剧、越剧、京剧、淮剧,这里是很多镇江市民周末听戏的好去处。摄影/Crangye
隋唐的又一次大一统,使得京口的角色更加丰富。江南运河开通,京口可以直通余杭(今浙江杭州),往来的物资转运,吸引了无数商贾,京口一改硬朗本色,得了个润州的新名字。
镇江,卸不掉的铠甲
如果说城市真的有宿命,那这个宿命多半也离不开地理区位。
等到南宋偏安东南,中国又一次陷入划江而治的僵局之中。可能到了这个时候镇江才真正蜕变为江南的塞北。
11. 重庆南岸区南坪地图
公交线路:轨道交通3号线,全程约7.6公里
1、从重庆南坪中学步行约1.4公里,到达四公里站
2、乘坐轨道交通3号线,经过4站, 到达两路口站
3、步行约760米,到达重庆长途汽车站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公交线路:354路 → 325路,全程约7.0公里
1、从重庆南坪中学步行约30米,到达南坪中学站
2、乘坐354路,经过4站, 到达金紫街站
3、步行约210米,到达万寿路口站
4、乘坐325路,经过2站, 到达菜园坝灯饰城站
5、步行约430米,到达重庆长途汽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