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先生自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在技法上创造出“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法、光栅法”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在理论上提出“创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用光”、“新传统主义”、“冷文化”和“笔墨当随心境”等新的美学思想,创造了冰雪山水画。
1、国画山水怎么画?
国画山水画源远流长。我学习山水画多年,从学传统入手,许多传统经典以及《芥子园图谱》等均是我学习的范本,临摹、记熟、用传统的表现方式,比如:在山水画中就是石法、树法、云水法、点景法等,专精地临习、消化后,可大胆进行变体、练习,敢于“东拼西凑”、“移花接木”,为写生打好基础。画好山水画的原则是“远观其势、近取其质”,组合、处理好画面上各部分呼应、映带,
我以大地为师。运用中国画传统的“高远、深远、平远”透视法,结合现在“散点透视”来为自己提供自由的天地;把上山、下坡、涉水中;在平视、仰视、俯视中看到的景物,妥贴地组合在一张画面中,构图的方式和“胸中丘壑”随意生发,把前辈画家归纳为“之、甲、由、则、须”的五种方式完全结合起来,处理为云烟、空白、虚实关系。
2、冬季雪山水画怎么画?
感谢邀请![祈祷]冰山雪景很美,也有很多画家以这一题材创作作品,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冰雪山水画家——于志学先生和他的创作,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祖籍山东文登大水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专家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专家工作室导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黑龙江省美协名誉主席、黑龙江省画院荣誉院长、黑龙江省国画会会长,冰雪画艺术研究会会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第六届中国美协理事,
于先生自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在技法上创造出“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法、光栅法”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在理论上提出“创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用光”、“新传统主义”、“冷文化”和“笔墨当随心境”等新的美学思想,创造了冰雪山水画。千百年来,画家们一直采用“留白”技法描绘雪景,而对“冰封”奇观束手无策,
而于先生另辟蹊径,研究出胶矾调剂、反纸画冰雪、倒立运笔、浓墨画水,填补了传统中国水墨画一千多年来不能直接画雪更不能画冰的空白。从起初的饱受争议到后来的自成一派,确是历经千锤百炼,当然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见过太多的冰雪,饱览极地风光,也观赏过屹立于赤道的乞力马扎罗雪山,纵是可可西里那样的生命禁区,于先生也是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