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都要迁到哪个城市
北京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中心位于东经116°20′、北纬39°56′。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简称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北京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9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北京的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2. 我国首都会不会迁
一个国家选择首都在哪儿,要同时考虑对全国的治理问题,这一点一般都为世界所公认,我们中国历朝历代选择首都,一般也都是基于维护统治这一点考虑的,比如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其实从历代疆域的发展上,就能看出来,这些城市除了繁华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几乎都位于国家的中心地区。但莫斯科的地理位置实在是有些让人费解,所以有些人因此产生了这样的疑惑,为何不将首都从莫斯科迁移一下,略微向中间靠一靠,这样也有利于俄罗斯东部的发展呢?
虽然这个想法是美好的,但恐怕在现实中并不合理,其实从俄罗斯发展的历史上来看,俄罗斯联邦从历史上最早的时候,就是从俄罗斯公国发展起来的,而俄罗斯公国又是从东欧平原上发展起来的,在东欧平原上最早生活的人是东斯拉夫人,后来经过几代的发展,才慢慢的形成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人。
如果将现在俄罗斯地图分割开来看,那么东欧平原上的,就算是早期俄罗斯公国时期打下的基础,而东面的西伯利亚地区,则是后来沙皇俄国时期领土扩张的结果,实际上俄罗斯领土大的时候,不但一度想要占据中国的东北地区,甚至就连今天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也是从沙俄手中买下来的。
沙俄时期并非是不想往东扩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遭到了中国(清政府的抵抗),还遭到了来自日本的反对,因此俄罗斯向东扩展的企图得到了遏制,所以俄罗斯选择莫斯科为首都,实际上是守住了根本,毕竟东欧平原是发家的地盘,另外一个层面,他靠近欧洲,欧洲是近代工业革命的摇篮,也更有利于俄罗斯的发展,相比之下,西伯利亚地区环境较为恶劣,也不利于国际形势的发展。
3. 首都要迁到哪个城市去
几十年的岁月里,首钢总公司为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三大贡献:
一是原发性的研究推广了一大批先进技术,例如外燃式热风炉,大高炉矮胖型炉型,无料钟炉顶,一罐到底,双联炼钢等技术;
二是周冠五时代的承包经营模式;三是城市钢铁厂搬迁建设新一代钢铁工艺流程和临港靠海钢铁企业的物流模式。由于首都环境保护的要求,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的需要,国家和北京市批准首钢实行了异地改造,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建设了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将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老厂区停产了。
4. 首都迁址到什么地方
在1949.9时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刚领》中决定一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拓展:
1、简介:
北平,简称平,是北京在历史上曾经使用的城市名称之一。明朝洪武元年,即1368年9月12日,大都更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安宁平定"之意,北平第一次成为北京的名称。后于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司",此为今名之始。
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20日设立北平特别市,相当于今日的直辖市。日伪政府于1937年10月12日又将北平改为北京,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恢复原名北平。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设于北平市,同时将北平市改名为北京市。
2、历史沿革
明朝洪武元年,即1368年9月12日,大都更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安宁平定"之意,北平第一次成为北京的名称。后明成祖朱棣迁都,作为明朝的都城于明朝永乐十九年(1427年)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司",此为今名之始。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定都南京。同年3月,袁世凯将临时政府迁至北京,北京再次成为首都。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北洋政府。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等。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北京,张作霖退回关外。后被日本关东军谋刺于皇姑屯,东北易帜,北洋政府结束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