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当之无愧的文物大省,然而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中,现藏于河南省的有明确出土地点的文物只有四件,分别是。文物大省,在于你所说的这个大字上,是文物量大还是文物的质量高还是文物的造诣高,以下是国内其他省份所收藏的出土于河南的禁止出国展出文物。
1、河南是文物大省,最有名的文物是什么?
我是河南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去过三次河南博物院,也去过安阳甲骨文博物馆,若说河南最好的文物,不保存在河南,而保在北京,那就是有甲骨文的甲骨,和城阳城青铜编钟。可以说,所有文物都比不上甲骨文,所有古墓甚至秦始皇陵,都比不上殷商帝王墓之重要性,“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我国当代最重要的文化工程。
断代工程确定了西周建国于前1076年,进而推断商、夏的大约年份,探源工程至今无法找到夏朝都城,“夏都二里头遗址”仍有许多反对意见。良渚遗址、石峁遗址、陶寺遗址、王城岗遗址无法准确定位是哪位帝王都城,夏朝文字不现,故国外史学家只承认中国文明始于商一一这得益于甲骨文及殷墟古墓群发现、发掘,甲骨文将外国人承认的中华文明推了500年,进而使国人自信中华文明始于黄帝,足有5000年历史。
文明始于青铜器时代,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只能称“文化”,如中原裴李岗文化、仰韵文化、龙山文化,新石嚣时代主要文物是石器、玉器、骨器、陶器,以陶器量最大,也最珍贵一一因为陶器上的图形、符号及最早的文字。代表青铜器最高水平的是编钟,1957年在信阳城阳城一号墓出土的编钟曾号称“中华第一钟”,其演奏的乐曲被“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太空。
2、陕西,是中国第一文物大省吗?
是的,是这样的,毋庸置疑,文物大省,在于你所说的这个大字上,是文物量大还是文物的质量高还是文物的造诣高?本人认为,陕西正是这三点的结合。完全符合文物大省的标准,陕西的文物圈从西安开始,至陕南到陕北遍地都是,说几件近代发掘出的文物吧,其中兵马俑就无须多说了,相比世界八大奇迹的文物古迹,全球人都知晓。西北民谣: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是一个文物大省,
那真是不胜枚举!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就在此建都。1、鹰形陶鼎,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1958年陕西华县太平村出土,高36厘米,2、此尊出自氏族中似有特殊地位的成年女性的墓葬中,灰黑色,眼珠凸起,嘴尖利,胸宽体阔,尾巴和粗壮的爪子“三足鼎立”,既有撼人的威严气势,也显得厚重稳定。
尊与鹰的身体浑然一体,构思巧妙,从正面看,鹰好不像一个背着手的大官,哈哈。它是我国64件禁止出国的文物之一,堪称原始陶塑艺术的珍品,3、船形彩陶壶仰韶文化水器,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宽25厘米这件陶壶的壶身两边都画着渔网纹,学者认为当时原始人已经有了划船撒网捕鱼的能力。仰韶文化中有大量的石制网坠,这也证明了当时确已使用渔网捕鱼,
看它身上的两个耳朵,也许是个随身携带的水壶吧,这是个多么具有美感的小壶,宽肩小底,两头如小船一样上翘,应该更适合先人们捧着使用。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了最大限度的让造型和纹饰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4、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葬具,高16.5厘米,口径40厘米。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
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上画有人画,人画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者认为人面鱼纹的寓意是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这样的人面鱼纹盆还出现了好几个,它的纹样是彩陶中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图案。5、小口尖底陶瓶仰韶文化汲水器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高46厘米,
陶瓶的腹部两侧的环耳处系绳,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子置于水中,因为瓶腹是空的,重心在瓶的中上部,瓶就倒置于水中,注满水后,重心移到瓶的中下部,瓶口就朝上直立起来。如上这些,只是陕西文物中的冰山一角,你无法想象13朝古都所在的地方,埋葬了多少代皇帝、诸侯、富贾巨商,毋庸置疑的,这片土地正是我国的文物大省,其次、半坡猿人、蓝田猿人均在陕西境内发现,这里不仅仅有历史的诞生,更有人类文明的起源,陕西这片土地,总是为大家揭示着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