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彩礼要多少合适,那要有个“度”,所谓度,说的是不能无谓地攀高。现在山东农村娶媳妇的彩礼一般是多少钱,山东的彩礼安排与其他省份区别不大,“有度”就是合适,三,山东以及其他地方彩礼如何安排合适才好,一般女方家庭不会要彩礼,是男方自己看着给,差不多就好。
1、在济南,结婚彩礼多少合适?
笔者的老家就是济南的,现在就给大家说个真实故事吧。在老家,彩礼钱在“院”里基本上是固定的,几年都变不了一次,大概6、7年前,老家“院”里统一的彩礼钱是一万一千(万里挑一)。如今才改成三万一千八,寓意“新郎家、新娘家、媒婆家,三家一起发”,其他院里还有四万八(四平八稳),还有三斤三两(由于人民币新旧程度不同,约合人民币13.6-14.3万),还有万紫千红一片绿(万紫10000张5元的,千红1000张100元的,一片绿600张50元的,共计十八万)。
“院”里的一个哥哥最近要结婚,彩礼三万一千八,女方也是济南的,这方面没多大意见,“见面换帖”时男方家给了3000,女方拿这钱给四位老人每人一件衣服,还给我这个哥哥买了身1000多元的羽绒服。彩礼三万一千八,女方分文没动,全给哥哥了,她说:新房现在在装修,正是用钱的时候,能少花就少花,自己平时有工资,吃穿也花不了几个钱,要这3万多没啥用,还不如现在直接买些材料把房子装修的好点。
这就是济南媳妇,其实,在济南彩礼多少都无所谓,基本上都是意思意思,象征性的走走程序。嫁闺女又不是卖闺女,钱多就一定幸福?都是面子上的事,如今房子那么贵,男方家一般都是付首付,俩人结婚后一起还。还得装修,还得买车,这些都是大花销,总的来说,彩礼这事还得两家一起多商量。因为这不单单是彩礼,家具谁买?首付谁付?车谁带?装修钱谁掏?这一大堆事都得解决呢,
2、在山东烟台,结婚一般给女方多少彩礼钱?女方都带车到男方家吗?
也没有固定的数,都是两家商量。我我外甥2021年5月20号结婚,两家都是普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车婚前男孩就有,临近结婚的时候男方又买一辆便宜一点的自己开,贵点的车给女孩开,彩礼女方父母也不计较,说是多少无所谓,男方父母和孩子们商量一下给了38800,外加首饰钱18800,女孩自己有首饰,也没有再买,
3、山东这边彩礼怎么安排比较合适?
山东的彩礼安排与其他省份区别不大,“有度”就是合适。一,彩礼的历史文化渊源,作为“事宗庙”,“继后世”,“合二姓之好”的婚礼,由来已久。彩礼则是这个礼仪活动中的一项,西周时,就有所谓“六礼”,是一套既定的婚事程序:男方看中了某一家女子,请有头有脸的人从中说合,女方同意了,男方纳采择之礼。男方要来女子的名字及生辰八字,看八字合与不合,
双方八字合,男方就送礼告知女方。女方同意婚事后,男方正式送聘礼,叫作“纳征”,这纳征就是后来的彩礼,择日成婚,是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求定婚期。最后就是迎娶了,这“六礼”本是男方家庭主动发起,向女方家庭求婚的礼仪。属于一种文化礼仪仪式,男方通过这种仪式,表明了对女方的尊重,对男女婚事的重视。这种礼仪活动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井然有序,是礼乐文化与礼乐文明的一个具体方面,
它的核心内容是“礼”,而不是钱。作为“纳征”的彩礼,也仅仅是这个礼乐文化与礼乐文明的一个环节,后来,西周的“六礼”制度历朝历代地延续了下来。今天,西周叫作“纳征”的彩礼问题,成了一个社会负担问题,二,目前山东即其他各地的彩礼问题形成的原因浅析。婚姻里的彩礼问题,基本出现在农村,眼下农村青壮年夫妇,大多在外地城市打工。
许多夫妻婚后不久就分居两地,有的夫妻两人一年到头见不了一两次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许多夫妻长期分居,导致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并不奇怪。农村里,还是男婚女嫁模式,作为女方,父母养育成人,嫁到了以前不相干的男子家里,一旦离婚,就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了,夫妻和好,公婆是一家人,离婚之后,公婆几乎没有不偏袒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