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进清华和高考进清华,我猜题主的意思应该就是非清华本科考入清华研究生,和清华的本科在本校读研究生,二者毕业之后有什么区别。我们先看看过去三年安徽的高考分数线,我也听说有考上清华北大后去读了也退学回来再考再读其他大学去的,问原由,有说环境不适应,有说专业不满意什么的。
1、安徽考生,高三一模考了430分,今年高考有希望考一本吗?
我们先看看过去三年安徽的高考分数线。2016年安徽本科三批:文科分数线453分,理科分数线446分,2017年安徽本科二批:文科分数线440分,理科分数线413分。2018年安徽本科二批:文科分数线486分,理科分数线432分,估计今年安徽本科二批分数线:文科460分左右,理科430分左右。题主说的一模考试430分,那么接近二本分数线,也就是说,今年的目标就是保住二本,力争在二本分数线基础上多考20~30分,
暂时就不要提上一本线了。我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想说,我们应该面对现实,面对现有的基础,提出自己的目标,提出的目标过高,就像你想要天上的月亮,这是不可能的。当然你想摘树上的桃子,使劲的跳一跳那么就能够摘下来,那么这个目标就是可行的,估计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家长,这一段时间孩子处于紧张的复习阶段,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谈一本二本,应该关注他的努力程度以及孩子的心情,你只需要对孩子说:“好好努力学习,尽到自己最大努力,就不会后悔,就不会留下遗憾。
2、同样是“清华大学”毕业,考研进清华和高考进清华,区别有多大?
考研进清华和高考进清华,我猜题主的意思应该就是非清华本科考入清华研究生,和清华的本科在本校读研究生,二者毕业之后有什么区别,我只能说,区别有多大不太好量化,但可以类比,就如同专升本和普通本科的区别。虽然一般专升本要学5年,但就作为毕业时的能力来说,还是比普通本科要弱一些的,为什么呢?就是基础弱。整体而言,高考的成绩决定了专科生的能力就是不如本科生,
加上专科的教学内容比本科要浅不少,所以最终就决定了专升本的本科生的能力不如普通本科生。考研的话,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次小规模高考,无非就是考生从高三变成了大四,一样有保送,也一样有内推。有些一本、甚至二本学生考入清华,只能说明就考试所涉及的知识来讲,是足够的,但是,清华的本科3年,可不止学那么点,所以差距还是有的,而且还有可能不小。
3、考上清华北大到底有多难?
现在清华北大的本科招生名额是以省市区为单位分配好了的,以我广西为例,十年前清华北大分到的名额不超八十人,现在说向西部倾斜,照顾一点,名额有所增,但也不过百,广西有五千六百万户籍人口,每年大约有三十万人参加高考,18年超了三十万,三十万争抢不足一百,难不难,有几难,会想的的都中有数了,广西有十四地级市,约百一个县市区,以县市区为单位,平均一个县市区是不足一个的,以考生比例约是三千分一。
录取是以省市区名额按高分到低分招的,想读清华北大,在省市区成绩排名理科不在前六十,文科不在前四十,根本就不要抱什么希望了,清华北大是一流大学,在中国算是顶尖的一二名,清华重理,北大重文而兼文理,莘莘学子无不仰之趋之,更以考上为骄为傲,故谁不想争之?但名额有限,每年考生考得多好,能上清华北大者各不足五十,普通本科约是三十,按成绩排名,五十名后的就很难被录取了,除非在之前名次的多有去报读其他大学了,才有一线儿希望,排在前三十名的被录取机会就大,之后的就都有些危险了。
有的立志非清华北大不读,结果复读两年三年的也有之,再达不到,就退求其次了,我发现,上清华北大的并非是纯一色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而有相当一部分是复一复二,甚至复三补四的复读生,我也听说有考上清华北大后去读了也退学回来再考再读其他大学去的,问原由,有说环境不适应,有说专业不满意什么的。未得之前盼之,尽力盼得之后,又有不如预期,很有失落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