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以张飞守荆州,赵云为副将,配以庞统为军师,荆州不会丢失。张飞守荆州,关羽守汉中,刘备与诸葛亮坐阵成都,经过休养生息,训练军士,一统天下也并非没有可能,换张飞、赵云守荆州就是一种改变,历史必然会随着改变,张飞据守荆州,至少有“两大”优势条件比关羽更能确保荆州安全无忧。
1、不让关羽守荆州,让张飞守荆州,荆州会丢失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以张飞守荆州,赵云为副将,配以庞统为军师,荆州不会丢失,刘备带诸葛亮、关羽、黄忠、魏延等入川,夺取川蜀及汉中也会更顺利。具体理由阐述如下,张飞与庞统、赵云组成铁三角,荆州无恙张飞曾经有过惨痛的教训,因醉酒丢失了徐州,心中一直对刘备有愧,如果能得到机会镇守荆州,他将会万分小心、谨慎从事。
试想想,人生如果能够重活一次,谁能不好好珍惜!张飞的军事能力和个人的勇武是无可争议的,鉴于荆州身处曹操和孙权势力的犄角形势,我认为配上庞统作为军师,出谋划策,必将使张飞如虎添翼,至于庞统的话张飞会不会听,这个无需多虑。庞统起初被刘备以貌取人,不信其才,任命为小县的县令,庞统心中不平,消极怠工,不理政事,
张飞怒气冲冲地去问责,庞统当即开庭,对积压一个月的政事升堂处理,轻描淡写、井井有条地很快处理完成。张飞心悦诚服,当即向刘备推荐庞统,因此两人是不打不相识,关系比张飞与诸葛亮更好,配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荆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万无一失,刘备可以把赵云留下,安排为张飞的副将,这样即使陷入与东吴和曹魏双线作战,张飞和赵云各挡一面,荆州也将会固若金汤。
刘备携诸葛亮、关羽、黄忠、魏延入川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就曾奉上隆中对,夺取川蜀是隆中对三分天下的关键一步,刘备受刘璋之邀入川,带上诸葛亮当然比庞统更适合。武将带上关羽、黄忠、魏延,胜算会更大,之前只是黄忠魏延就已平定川蜀,加上关羽,更可一鼓作气攻下汉中,然后可安排关羽镇守汉中。至此,刘备已拥有荆州、川蜀、汉中之地,
张飞守荆州,关羽守汉中,刘备与诸葛亮坐阵成都,经过休养生息,训练军士,一统天下也并非没有可能。总结:以张飞为主将,赵云为副将,庞统为军师留守荆州,三人互补,荆州可安然无恙;刘备携诸葛亮、关羽、黄忠、魏延入川,也更具攻击性,进展会更加顺利,如果以此安排,三国的历史可能是另一番模样。以上为一家之言,欢迎留言评论,
2、刘备为什么派遣关羽守荆州,而不是留下诸葛亮和张飞守荆州?
从关羽的角度说很明显,关羽常年自己带兵在外,熟悉水战,对刘备忠心不二。隆中对里钦定好的上将带兵向宛洛,除了二爷不做他想,诚如曹魏所言:蜀小国耳,名将唯羽。张飞同学就别说了,有徐州这个撒手没的倒霉先例在,刘备只放心三爷带兵出去浪,不放心让三爷守后方,而从诸葛亮的角度说,诸葛亮对刘备政权的高度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他必须入川管理军政工作。
回看一遍《隆中对》,战略目标是:“跨有荆益”,荆州是“用武之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也就是说,荆州是必须要有精兵良将驻守以作为战争前线,而益州则是成就基业的政权核心大后方。而若要成就基业,则刘备集团必须从一个四处流浪的军事集团,转变为政治集团,在此前刘备集团苦无基本,从河北打到湖北,客居在刘表门下,恰恰是诸葛亮出现、和他提出的隆中对,改变了刘备的战略思路,也改变了刘备集团的人才构成(之前徐州时候陈登也为他规划过霸业,可惜失去了徐州)。
在这之前刘备仍旧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急迫心态,四处转战,甚至还劝过刘表偷袭许昌的军事冒险,当然这不是说刘备当时的战略想法就一定不正确,而是刘备一行人当时仍是一个武人为主的军事集团,只能立足于打,不能立足于治。从打变成治,恰恰是诸葛亮的最重大贡献,赤壁之战前后,刘备获得了一大批荆襄士人,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