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荣昌区著名特产,拥有折扇、陶器、夏布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猪构成荣昌文房四宝。荣昌夏布 荣昌夏布是重庆荣昌县汉族的传统纺织,因其刚柔并济而得名,确实是夏季的好料子,夏布可分为生夏布和熟夏布,生夏布是浅草黄色,容易创作国画,熟夏布经过漂白后可以染色印花,不适合创作国画。
荣昌有折扇、陶器、夏布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猪构成荣昌文房四宝。荣昌特色资源得天独厚,特色产品发展潜力巨大。夏布、茶叶、陶器、折扇等传统特色产品不断开发。特色产品简介荣昌折扇荣昌折扇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是与苏杭扇子齐名的中国三大名扇之一。折扇技艺在清朝乾隆年间传入荣昌,由艺人创作,逐渐发展成为荣昌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荣昌陶安”荣昌陶安兴起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成名于明清。1953年,轻工业部命名“荣昌陶安”为中国四大名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并列),安福成为中国三大陶都之一。2011年入选重庆首届“巴渝十二品”。荣昌陶采用荣昌特有的紫砂红白泥,薄而坚,似瓷。享有“薄如纸、明如镜、响如磬”的美誉,2012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荣昌夏布是重庆荣昌县汉族传统纺织。因其柔软结实而得名,是夏季的好材料。夏布的原料是苎麻,由苎麻经过传统的手工纱线表演和纺织加工而成。现在叫夏布。夏布可分为生夏布和熟夏布。生夏布是浅草黄色,容易创作国画。熟夏布经过漂白后可以染色印花,不适合创作国画。与棉纤维相比,苎麻纤维无法用现代纺织机械加工,只能用传统的手工技术生产。现在,手工夏布仅在江西、湖南、重庆、四川等少数地区生产,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荣昌夏布的今日夏布荣昌被国家授予“夏布加工基地”称号,其盘龙镇被授予“中国夏布之乡”和“夏布专业镇”称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龙镇80岁老人严坤吉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夏布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夏布产品系列开发已列入重庆市科技兴渝百亿工程,目标年产值1.2亿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荣昌夏布主要集中在盘龙、龙集镇及周边地区,有10多万农民长期或季节性从事夏布生产,2009年,荣昌夏布出口4670万美元(2011年1-5月夏布及其制品出口3850万美元),主要出口韩国、日本、东南亚,占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