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过年年味特别浓,过了腊八就是年。感谢邀请,要说河南哪里最有年味,我是河南本地人,我认为我的老家最有年味,因此它承载着我儿时过春节的记忆,我在百家号上专门写了一篇信阳浉河区人怎么过年的短文,再看现在过年就是赶春运、扫红包、走亲戚、看春晚,所以年味正在变化。
1、河南哪里最有年味?
感谢邀请,要说河南哪里最有年味,我是河南本地人,我认为我的老家最有年味,因此它承载着我儿时过春节的记忆。首先,现在的春节年味也正在变化,比如小时候过年觉得就是玩雪、溜冰、放鞭炮,那时候虽然吃的穿的没有现在少,但是过年很热闹,小伙伴都在身边,村里很多人都能在一起玩。天气也寒冷,堆得雪人半月也不化,往水里、路上、树上等等放鞭炮,各种玩法,
再看现在过年就是赶春运、扫红包、走亲戚、看春晚,所以年味正在变化。再者,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儿时,我们现在觉得年味淡了,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站在儿时过春节的立场上。现在的小孩儿过春节就是扫红包、打游戏、压岁钱买玩具等等,也许他们觉得年味就很浓,因为这是属于他们儿时的春节,
最后,河南城市和农村的年味有很大差别。城市里到处张灯结彩、人熙熙攘攘的、或者堵车,农村里还可以放鞭炮、集市也很热闹,还有庙会等等,所以河南哪里最有年味都应有自己的过法。总之,我认为我的老家过年最有年味,也觉得在农村放炮、赶集、杀猪宰牛、大家烤火、玩雪最有年味,我是海域蓝豚,河南自媒体,持续更新更多本地问答,喜欢请点右上角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2、信阳人怎么过年?
题主您好!笔者是信阳的,浉河区,我在百家号上专门写了一篇信阳浉河区人怎么过年的短文。看来在这里还要再叙述一遍,信阳八县两区。过年习俗可能大同小异,我在这里说说相同点吧!每年农历进入腊月初八以后,农村里基本上就开始筹备过年了。小时候的印象中,每年这个时候,家庭妇女们拆洗被褥床单窗帘之类,男人开始上街赶集,采购过年及春节拜年所需的商品,
记忆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从外地运过来的粉条,有红薯粉条,还有土豆粉条等。好像红薯粉条比较好吃一点,之所以印象比较深刻,是因为小时候粉条一般只能在过年时候才能吃到。印象中比较深刻的还有一样,那就是炸糙米,就是我们现在还能吃到的炸爆米花用的那种机器,每年腊月初十前后,逢集的时候(我老家在信阳浉河区南部,现在浉河区城区市郊乡镇,集市逢农历单日逢集),集市上便有一个专门给人炸糙米的师傅,坐在一只小马扎上,面前放着两样东西,左手边是一只风箱,好像是用木板做的,右手边是一座小铁炉子,直径大约30公分左右,高度20公分左右。
炉子上边面对师傅的前后两端有两个缺口,一只长度不到30公分直径大约20公分左右的圆柱形密封铁罐(就像是一只袖珍煤气瓶),架在铁炉子上,铁炉里燃烧着木块,师傅左手拉着风箱,右手不停地转动着铁罐把手。一会儿,师傅伸头看了看把手边上的气压表,估计是气压够了,便停下双手,站起身,右手提着把手,左手把铁管套进铁罐的前面一端突出的地方,走到旁边一个长长的布口袋前,把铁罐放下,左脚踩住铁罐,左手一使劲,“砰”的一声,一团白烟升起!一锅糙米炸出了!腊月二十以后,农村集市更加热闹了,
逢集的上午,人群熙熙攘攘,小小的街镇,被四面八方过来赶集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每年这个时候,学校都放寒假了,学生们三三两两的,也都走到集市,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年龄再小一点的,跟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来到集市,买一串冰糖葫芦,或者一根油条,美美地吃着。除夕那天,一早起床,吃过早饭,大人就开始打扫室内卫生,
墙壁,门窗,桌椅板凳,全部清扫一遍。然后是门前的院落,快到中午了,小孩子们帮忙给大人张贴新春对联年画,等到这一切都弄好了,时间也基本上到中午了,接下去的是燃放鞭炮,长长的鞭炮挂在门前的竹竿上,在砰砰啪啪的响声中,除夕盛宴开始了!爆竹声声除旧岁。浓浓的年味在鞭炮声声中强烈地体现出来了!大年初一是不能睡懒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