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科考生高考成绩位居全省35名,A志愿填北大,B志愿填复旦。通过以上介绍,你应该能理解旧时代的“顺序志愿”和新时代的“平行志愿”的差异了——顺序志愿,叫做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落差大,相当于从山珍海味到粗茶淡饭,如果该考生A志愿填复旦,B志愿填北大,如果北大在江苏将招生计划扩大为40名,由于考生的A志愿是复旦,其依旧只能被复旦录取。
1、高考分数出来了,回想当年的你,高考考了多少分,怎么填的志愿?
这时,我们需要有一个跨时代的思维,现在的家长比保和堂还要年长些,自然也是经历了“顺序志愿”“估分报志愿”的时代,而现在是“平行志愿”“知分报志愿”的新时代。毕竟隔行如隔山,网上收“焦虑税”“智商税”的不在少数,保和堂实在看不过去,横空出世,横刀立马,横扫千军,希望平抑一下市场上的“天价咨询费”,菜谱秘籍一:录取批次。
以江苏省为例,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以及高职高专等六个批次(注:本三已经消失,它们挤入了本二;后面可能本一本二也会合一),要点:上一批次录取完毕,才进入下一批次的投档录取;考生被上一批次录取,就无法进入下一批次投档!也就是理论上每个考生当年只能被一所高校录取一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美食无数只能一种尝”,
菜谱秘籍二:平行志愿。这是最重要的菜谱,像《食经》那样,需要我们认真研读,以江苏为例,本科一批包含A、B、C、D、E、F、G、H这8所院校,而且“顺序有先后,层次无差别”,意思是这8所院校投档的时候是有顺序的,但是都属于第一志愿!平行志愿有两大投档原则:按分投档,遵循志愿。按分投档:按江苏省全省考生分数排队,从高到低依次投档,
全省第一名先投档,理论上第100名的档案是第100个投出的。而由于考生人数众多,会出现大量同分数者,在总分同分情况下,语文高者先投,语文同分者,数学高者先投,以此类推。结论:得语文者得天下此言不虚,语文分数含金量最高,遵循志愿:投档时按考生填写的志愿顺序从前到后投档。以江苏省本科一批为例,考生共可填报A、B、C、D、E、F、G、H这8所院校,先投A志愿,A志愿无法实现,再投B志愿如果H志愿也无法投档,则进入“征集志愿”或等待本科二批投档,
举例:江苏文科考生高考成绩位居全省35名,A志愿填北大,B志愿填复旦。如果北大在江苏招生计划为30名,该省前30名都填报了北大,则该考生就不能被北大录取,就进入复旦大学投档,如果该考生A志愿填复旦,B志愿填北大,如果北大在江苏将招生计划扩大为40名,由于考生的A志愿是复旦,其依旧只能被复旦录取。结论:考生是否被某校录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全省排名,二是志愿顺序,
通过以上介绍,你应该能理解旧时代的“顺序志愿”和新时代的“平行志愿”的差异了——顺序志愿,叫做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落差大,相当于从山珍海味到粗茶淡饭。平行志愿,叫做A志愿、B志愿、C志愿,梯度小,要么是山珍海味系,要么是粗茶淡饭系,菜谱秘籍三:院校梯度和专业级差。和顺序志愿时代不同,在平行志愿时代,院校梯度小,从A到H,上下分数不要超过15分为佳,另外也要注意顺序,好菜先上,差一点的后上,
专业级差,此设计为了避免扎堆“热门专业”。举例:江苏文科考生小刘在A志愿投档入档,其四个专业分别是金融学、会计学、新闻学、法学,若该校金融学只录取2名,小刘是第4名,则其不能被金融学录取,进入会计学投档,但可能要减掉原始分1-3分进行比较,这就是专业极差的含义,结论:“专业级差”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志愿填报基本常识,但它却是十分重要的。
总结:考生填报志愿时,院校梯度小一些,专业梯度大一些,菜谱秘籍四:服从调剂和征集志愿。服从调剂:已经被高校提档,但填写了“不服从调剂”,在分数较低的情况下容易退档,大家注意敲大锅:退档的结果是错过整个批次的投档机会,只能参加“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的投档,结论:平行志愿的最大风险在于退档和掉档,无特殊情况,建议服从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