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普及垃圾分类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城市垃圾治理问题同时,为了促进垃圾分类的法制化,我国应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借鉴、参考、学习它国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的垃圾分类立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如何处理生活垃圾才更环保?
大家好我是一個廣西姑娘,嫁過來台灣已經有10年的時間了。關於如何來處理垃圾更環保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目前在台灣垃圾是有分類的,我們平常生活中垃圾分為3類;[資源回收累]資源回收又分為很多類:紙類、朔膠類、鐵鋁類、玻璃類,[廚餘]可分為兩種:堆肥廚餘養豬廚餘堆肥廚餘;菜葉、果皮養豬廚餘;剩菜、剩飯、過期食物我們要切實的做好垃圾分類,減少塑膠袋的用量,地球只有一個,做好環保人人有責。
2、武汉人注意啦!垃圾分类法规正在完善,湿垃圾收费会加重,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全民普及垃圾分类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城市垃圾治理问题同时,为了促进垃圾分类的法制化,我国应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参考、学习它国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的垃圾分类立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垃圾分类法律和制度经验比较领先,从1904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德国对社区垃圾管理十分严格,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多达8000余部,德国的法律法规重点是前端约束,基本按照“谁产生垃圾谁负责处理”要求,德国垃圾回收公司在居民区附近设投放点,放置有棕、蓝、黑、黄四种颜色的垃圾桶。如果发现有未按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的情形,会采用“连坐法”进行惩罚,垃圾分类不到位,个人和整栋小区都将受到巨额罚款,片区的居民为了不缴纳更高的清理费,也会严格遵守垃圾分类规则。
也就是说当环境工作人员发现某一处垃圾经常没有严格进行分类投放时,会给附近小区的物业管理员以及全体居民发出警告,如果警告后仍未改善,垃圾回收公司就会提高这个片区的垃圾清理费。当收到警告后,物业组织会与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共同排查,希望找到责任人,要求其整改,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还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整栋小区就面临高昂的罚款.中国也可以以此进行借鉴.谢谢。
3、武汉考场外家长散去没留一片垃圾,环卫工人白跑一趟,如何评价?
赞赞赞!没啥好说的,虽然让环卫工人白跑一趟,但还是希望这样正能量的事情能够多发生!武汉考场外家长散去没留一片垃圾,环卫工人白跑一趟这几天,高考正在全国各地上演,家长比参加考试的孩子们还要上心,他们很多人都来到了考场外。人多了,考场外的卫生就会遭遇很大的挑战,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高素质,但是,在武汉某考场外却出现了这样的场景,那就是在人员散去的考场外的场地上,几乎没有一片垃圾,那里干干净净,仿佛没有人来过一样。
来这里准备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们都扑空了,据说,这片区域是预备了十几名环卫工人。但是,这一次他们真的没有了“用武之地”,有人还专门采访了一位环卫工人,问问他的感受如何,这名环卫工人师傅很开心又略显羞涩地说这样挺好的,自己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他还说这些人的素质都挺高的,小易简评发生这样的局面,真的是让人意想不到的。
一个考场参加考试的人数起码几百个,算上他们的家长的话,起码有小一千人,这样的人集中在学校门口的并不大的区域,很难会保证那里的卫生的清洁。但是,结果却是那里非常干净,这说明,有人已经把垃圾带走了,因为那么多人出现,不生产垃圾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有人会收拾,不然场地不会那么干净,由此可见,那些家长和孩子们的素质真的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