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口统计都是按常住人口统计,河南户籍人口1.09亿,常住流失了大约1千6百万,所以现在统计的常住人口只有9千多万。河南常住人口9000多万,山东也突破了1亿,两省人口总量近相差只有几百万,差距并不算大,高考时部分地区(北上津)不允许在当地高考,甚至都不让你在当地上高中,所以,拥有河南户籍的流动人口只能回老家考试,近1.1亿的庞大人口基数,再加上河南没有好的大学,且高考录取率很低,没有考上理想学府的就只能复读,基数大复读生多,这才造就了河南每年都是百万高考大军,真正希望国家能够给河南教育和考生一些政策倾斜,不然每年十万的考生增加,数字增加的太吓人了。
1、河南常住人口不是全国第一,为何高考人数却“一骑绝尘”?
现在人口统计都是按常住人口统计,河南户籍人口1.09亿,常住流失了大约1千6百万,所以现在统计的常住人口只有9千多万。而高考时部分地区(北上津)不允许在当地高考,甚至都不让你在当地上高中,所以,拥有河南户籍的流动人口只能回老家考试,近1.1亿的庞大人口基数,再加上河南没有好的大学,且高考录取率很低,没有考上理想学府的就只能复读,基数大复读生多,这才造就了河南每年都是百万高考大军,真正希望国家能够给河南教育和考生一些政策倾斜,不然每年十万的考生增加,数字增加的太吓人了!,
2、河南人口和山东差不多,为什么河南GDP没有山东省多?
近代以来,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弱化,教育、科技、交通等因素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我看到很多人口大国成为不了经济大国,如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相反,人口只有区区数千万的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成为全球大型经济体。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但经济规模却不及它的三分之二;印度人口数量接近中国,但GDP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
这些经济现象都说明,人口对经济规模发展没有很大影响。河南和山东都是我国的人口大省,河南常住人口9000多万,山东也突破了1亿,两省人口总量近相差只有几百万,差距并不算大。但两省经济总量却有不小的差距,2017年山东GDP为72678亿元,是我国第三经济大省。同年,河南GDP是44988亿元,排名全国第5位,
目前。河南经济规模比山东低27690亿元,这个差距可不小,我国还有一般多省市的GDP还不及2.77万亿呢,作者家乡江西省,去年GDP排名全国第16位,也只有20818亿元。27690亿元的差距相当于河南GDP的60%,山东经济总量很大和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沿海的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市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排在全省前列,
地处内陆的省会济南,其GDP只能排在全省第三,次于青岛和烟台。通过沿海和内陆对比就可以发展,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很重要,我国前四大经济省份全部都是位于沿海。河南的地理位置也不错,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河南也是我国内陆省份中GDP最大的省,但和江苏、山东、浙江还是有差距。差距的形成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地理因素,
3、河南人口近亿,陕西常住人口约四千万,两省的省会城市发展动力差别在哪?
个人认为西安未来发展定位更高,产业格局更高,简单说几点。第一,西安的实力无法用GDP衡量,名校数量、大学数量、科研院所数量、科技企业数量都是几倍于郑州,这些非经济领域的优势很难通过肉眼察觉,但对于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却很强劲,因此西安这几年对于中高端产业的引进明显强于郑州,这些布局对于未来竞争至关重要;第二,西安是整个西北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其在生育范围以外的影响力远远大于郑州,这一点通过外省人口吸引力就以看出端倪。
西安放开人口落户的当年,新落户人口当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来自外省,而郑州放开落户之后,新落户人口当中外省人口占比不足8%,加之河南还有外出务工及就学人口一千多万,所以尽管郑州背靠河南这个人口大省,人口吸引力未必就强于西安。第三,河南是经济大省,除了郑州,还有洛阳、南阳等7个3000亿GDP以上规模城市,其中洛阳已达5000亿级,因此河南城市的竞争力相对陕西而言更加分散,
而陕西除了西安和榆林以外,再没有3000亿级的城市,故而竞争力高度集中在西安,所以西安在与郑州的比较当中并未显现出省域人口少的差异。第四,郑州所在的区域竞争激烈,强市林立,比如南边有湖北武汉,西边陕西西安,北边河北环绕着京津,东边山东虽然暂时没有国中,但却是北方第一经济强省,安徽也已经划入长三角,合肥在省内的独大指数比郑州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