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洛阳、宜昌、襄阳GDP分别为1919.6亿元、1026.56亿元、1002.7亿元,宜昌、襄阳仅为洛阳的53.4%和52.3%。从2005到2015年四市GDP增长情况,可以看出襄阳和宜昌GDP在2010面以前远不如洛阳和南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更比不上了。
1、河南经济和湖南湖北相比怎样?
比较河南、湖南、湖北省的经济优劣,不能只看gdp总量排名,还要参考其它指标,如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款数,人口净流入量或净流出量等等。但看指标不能只看总量,应看人均更客观,更贴切,打个比方:甲家五个劳力,每月共收入二万,人均收入即四千,而乙家二个劳力,每月共收入一万二千元,人均即六千元,表面看甲总量大似比乙强,但实际是乙强,乙人均收入高,日子肯定比甲家人好过。
用河南、湖南、湖北的几项人均指标来比较:一、人均gdp湖北最高,河南最低,二、人均财政收入,湖北最高,河南最低。三、人均银行储蓄,湖北最高,河南最低,四、人口净流出比例,河南最高,湖北最低。从上述这些比较看,河南明显比湖北、湖南经济差,河南是全国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省,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河南的经济确实不行。
2、中西部第一非省会城市是包头、洛阳还是宜昌?
在回答问题之前,首先感谢提问者对包头、洛阳、宜昌三座城市的关注和喜爱!同时,也感谢你对头条、问答平台的高度信任和支持!关于“中西部第一非省会城市是包头、洛阳还是宜昌?”这一提问,本号依据相关经济资料、城市综合交通实力、人口和可持续发展力总结,洛阳暂时具备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领头羊的头衔,也就意味着洛阳是目前中西部地区非省会第一城,
2017年,中西部地区同类城市GDP排行榜数据显示,洛阳排在第一位。三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就是洛阳,是河南省唯一一个省域副中心和国家级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根据《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排名TOP10》榜单显示,洛阳在2017-2018两个年度排在榜单第二名,仅次于省会郑州。另据,《2018年上半年全国城市GDP排行榜》出炉,洛阳位居全国第46名,再度蝉联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冠军宝座,
3、为何宜昌、襄阳能10年追平底蕴深厚的洛阳?宜昌、襄阳的未来会更有前景吗?
可以追上的,我用这些数据给大家展示一下。分别以前期和后期分析一下,以前的差距我附上一张湖北和河南四市经济发展图。从2005到2015年四市GDP增长情况,可以看出襄阳和宜昌GDP在2010面以前远不如洛阳和南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更比不上了,2004年,洛阳GDP已达904.6亿元,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首位,彼时的襄阳、宜昌GDP分别为557.88亿元、540.13亿元。
2008年,襄宜两地与洛阳差距依然巨大,彼时,洛阳、宜昌、襄阳GDP分别为1919.6亿元、1026.56亿元、1002.7亿元,宜昌、襄阳仅为洛阳的53.4%和52.3%。进入“十二五”之后,襄阳、宜昌才逐渐有了跟洛阳抗衡的实力,2011年,洛阳、宜昌、襄阳GDP分别为2717.76亿元、2140.69亿元、2132.2亿元,差距明显缩小。
到2016年,宜昌、襄阳与洛阳的GDP分别是3782亿,3709亿,3694亿,差距已不到100亿元——这仅仅是一个重大项目落地就能更改排名的差距,后期十三五目标前期四市在十一五,十二五的差距明显缩小。后期十三五后,参考三地“十三五”规划纲要,洛阳提出2020年的目标为GDP达到5398.64亿元,襄阳提出2020年GDP达6000亿元,宜昌则将2020年目标定位为7000亿元,
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以2015年末的人口为基数,2016年三地人均GDP排序,分别为宜昌90142元、襄阳65808元、洛阳54018元,此外,城市高新区往往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极,2015年,襄阳国家高新区GDP达760亿元,而洛阳高新区GDP仅为85.08亿元,在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方面,2016年襄阳新登记市场主体为106335户,超出了洛阳的6821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