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根据史书记载,开元盛世29年,其中有大概10年时间李隆基是在洛阳度过的,而且应该是在早期,因为公元736年李隆基从洛阳返回长安后就再也没有临幸洛阳的记载,在洛阳参观了闻名世界的龙门石窟,千年艺术,令人震撼,让人印象很深刻。
1、为什么有人说开元盛世在洛阳?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这是一桩历史公案,如果有人问你,唐朝的都城是长安还是洛阳?你千万别以为他傻,如果你回答是长安,那你就错了!唐朝的都城是洛阳!那么长安是什么?长安是京城!这些在《唐六典》里面都有明确区分。京城、都城傻傻分不清其实在隋朝,长安和洛阳就开始作为帝国的两个中心,隋文帝建都长安,隋炀帝迁都洛阳,
到了唐朝,李渊建都长安,但是此时的洛阳已经是不弱于长安的大都市,所有逐渐地洛阳也成了唐朝的另一个都城,从唐高宗开始经常在两地来往,武周时期,武则天更是长期在洛阳办公。《唐六典》规定:长安为京城、西京,洛阳为都城、东都,如果不咬文嚼字,那么唐朝的都城就是长安。李隆基在洛阳呆过?开元,从公元713年一直到公元741年,持续29年,这段时间是唐朝的巅峰,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更是直到现在中华民族的巅峰,
开元盛世的唐朝是世界的中心,万国来朝,文化、经济交流活跃,那么作为唐朝中心的都城是应该在长安还是在洛阳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一起公案呢?根据史书记载,开元盛世29年,其中有大概10年时间李隆基是在洛阳度过的,而且应该是在早期,因为公元736年李隆基从洛阳返回长安后就再也没有临幸洛阳的记载。神都洛阳也是就是说从公元713年到736年23年时间里,李隆基有一半时间在洛阳办公,
那么李隆基在洛阳做了哪些大事呢?封禅是所有皇帝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自然志得意满,在群臣的进言下,唐玄宗宣布泰山封禅,出发点就是洛阳!这是公元725年的事情。公元717年,也就是开元5年,李隆基第一次到洛阳(以皇帝身份,此前李隆基出生在洛阳),便宣布大赦天下,并且开始在洛阳长期办公,这一年他接见了第八批日本遣唐使,
公元732年,开元20年,唐军大破契丹,在洛阳紫微城前举行盛大的献俘仪式,唐玄宗亲临。封禅、大赦天下、接见外使、献俘等几件大事,从政治、外交、文化、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都体现了开元盛世的风采,所以以此来说开元盛世的中心在洛阳也无可厚非,但是整体来说,盛世长安才是唐朝的风采,为什么唐朝皇帝要前往洛阳?一句话,找吃的!听起来很好笑,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关中历来干旱,不是粮食的主产区,唐朝建都长安后,给关中积累了大量人口,光是长安城人口就多达百万,于是本地粮食吃紧,粮食的主要产区江淮地区却因为关中交通闭塞,无法大规模运抵,反观洛阳,因为隋炀帝挖掘了京杭大运河之后,南方的资源可以从水路直达洛阳,于是觉得关中缺粮的皇帝们就到洛阳,吃着新鲜的南方大米,把关中本来不多的粮食留给关中百姓。
2、西安和洛阳都在宣扬大唐盛世,为何没有人宣传大宋盛世呢?
唐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鼎盛的朝代,从长安的唐到洛阳的周,唐朝历时289年,唐朝时疆域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是万国来朝,在世界上是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与世界各国往来十分密切,至大唐后,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足以看出历史上的唐朝在世界上的强大地位,
唐朝时,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唐朝的文化与制度,当时,唐朝的贞观之治、永微之治、武周代唐,最终达到鼎盛,史称开元盛世,纵观唐朝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是比较发达,而在宋朝时,虽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但是由于重文轻军事,导致军力不足、作战能力差,当金兵南下,无力抵御,纷纷夺路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