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秦军攻赵围攻邯郸,李牧不但不救邯郸,而且结束于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也不见李牧出现,赵孝成王派了没有单独领兵经历的赵括去长平取代了名将廉颇。公元前259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邯郸保卫战是即长平一战之后赵国已经濒临灭亡,为了保住赵国,赵国采取了割地讲和的对策,秦国并未乘胜追击,而是选择了接受赵国的讲和,结果,赵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恢复了实力,并违背了当初的割地承诺,才有了邯郸之战。
1、秦国赢了长平之战,为什么又输了邯郸之战呢?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为什么次年能在邯郸之战中大胜秦国?长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以赵国四十万军士被坑杀结束,四十万大军啊,战后赵国的成年男子所剩无几,真是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候了。而长平之战中秦军将领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起,据史料记载,白起赢了长平之战后欲乘胜追击,想一举灭掉赵国,可当时的秦王是秦昭襄王,没有秦始皇那样的气魄,他命令白起班师回朝,
这道命令使本来士气大振的秦军灭了心头为国报效的火焰,秦军士气也跌到谷底,白起也不能违抗王命,再怎么不愿意他还是率兵回国了。其实这都是范雎向秦王进谗言,才是秦国错失了一个灭掉赵国的大好机会,当时是战国年代,我们都知道战国有七雄,在秦国和赵国掐架的时候,其他几个国家也在隔岸观火,等着坐收渔翁之利。而长平之战中虽然秦国胜利了,但也损失了一半的国内积粮,况且秦昭襄王的命令使士气大跌,此时的秦军已经无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了,
而长平之战赵国军队损耗更多,更没有兵力去主动出击,只能转为防守城池。这个时候魏国、楚国和赵国开始谋和了,想趁着秦军元气没有恢复的时候出击,秦王得知后自然是大怒,这个时候他才想要再去攻打赵国出口恶气,可偏偏这次老天爷没有站在秦国这边,因为秦国大将白起生病了,秦王没办法只能派王陵做主帅,但此时的赵国完全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对秦国的仇恨值也是异常的高,想跟秦国拼个鱼死网破。
而秦军进攻也不顺利,攻打邯郸五个月仍未破,不过此时的邯郸城里也是弹尽粮绝,但赵军依旧不投降,非常的顽强。此时在邯郸城外驻防的两万秦军又被赵军包围了,誓死跟秦军战到底,而秦军被包围,粮草也耗尽了,突围无望,于是就全军投降了赵国。后来赵、楚、魏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本来士气就不振,自然是失败了,只得撤到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