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轻装上阵,一个是负重前行。跟据提问者给出的20年后时间段分析,我自己认为《雄安新区》将会是下一个深圳,19年成都城镇化率74.41%,深圳100%,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西安发展再快,也不会成为下一个深圳,西安和深圳之间,大约差了十几个天津。
1、哪里会成为下一个深圳?
深圳很难复制,不过我一直比较关注国内每年城市的发展及GDP的规模。就目前来看,如果非要把一个城市提上来的话,我觉得是苏州,天时地利人和,无论从自身实力还是对外部的吸引力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流量,时间工厂在苏州,同时苏州园林也在苏州,长三角的核心地带,房价又比附近的上海,南京,杭州的房价低了不少,苏州的GDP是实打实的,作为一个陕西人一直关注江苏这几年的发展,又在江苏省里一直关注苏州的发展,
2、中国还有可能出现下一个深圳吗?会是哪个城市?
不再可能。深圳之所以能从一个小镇变为国內一线城市,有几个与众不同的条件:一是地理优势,由于毗邻香港,经济发展直接受到各种影响,加上交通便利,一度深圳就是香港商家的內陆仓库,又是內地与香港经济联系的跳板。二是气候优势,深圳一年四季温暖,气候宜人,便于设厂开市,同时也宜居,仅从宜居这奌也吸引了不少人才。三是政策优势,
深圳特区的设立,受到全国各地的支持。从摸着石头过河而言,许多政策是可先试的,如华为的劳动报酬机制是华为成功的第一法宝,这在当时的內地,根本无法想象。全国到华为参观的人数多多,但薪酬这一块就是学不到,四是人才优势。改革初期,许多有改革意识的探索者,不约而同涌到深圳,敢闯敢干是他们共有的胆识,首先是有了改革的人才,才逐渐吸引了经济建设的各种人才,
3、南京会成为下一个深圳吗?
南京不会成为下一个深圳,因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六朝时代已经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的时候,足足领先了深圳一千多年。人们根本想不到一千多年后南方一个偏僻的海边小渔村会在短短的四十年间飞速崛起,发展成为世界为之瞩目的国际性超级大都会,成为在世界上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科创中心,南京不如深圳,今后也很难复制的地方有:1、南京不是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先行试验区,因此能够享受到的国家各种优惠政策远没有深圳多,很多深圳可以大胆尝试做的事情南京不可以做,因此南京的产业发展受到政策的约束要多一些,不如深圳享有的自由管辖权限大,经济开放度,自由度不如深圳。
深圳的很多政策和做法走在全国其他城市前头,政策的宽松度大,因此激发了各类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潜能,使深圳各类科技创新企业层出不穷,比如中兴,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一大批影响力巨大,实力雄厚的科创企业在深圳这座城市诞生并快速成长起来,这些和深圳特区一块成长起来的科技巨头拥有世界级的广泛影响力。南京虽然也有不少知名的实力很强的企业,比如苏宁控股,苏宁环球,三胞集团,南京钢铁集团,五星控股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总部已经搬迁至新疆乌鲁木齐)等,
南京这些知名企业大多以零售,投资,房地产,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为主营业务,科技创新方面的企业没有特别有代表性有广泛影响力的代表企业。因此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及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整体实力及影响力,南京与深圳的差距明显,2、深圳是国家定位的金融中心之一,大陆只有两家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和上交所深圳占据一席,深交所设立在深圳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深圳的金融环境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远远好于南京及全国其他城市。
深圳本土也快速成长起来实力雄厚的金融企业平安集团,金融业是整个产业生态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必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深圳能够在五个经济特区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跟国家给它金融方面的诸多优先发展政策有很大的关系,3、深圳目前GDP总量比南京多出一万多亿,常住人口比南京多出500多万,人均GDP排全国第一,比南京人均GDP大约多出4万元,2019年深圳人均GDP203489元,南京2019年人均GDP165681元,南京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如深圳,不过南京的房价也不如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