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对城市都有级别划分,因此出现了所谓的一线、二线、三四线等划分排名;大部分城市的经济水平都和级别所在挂钩,三线城市向着二线城市方向发展,二线城市则是追赶一线城市,而一线城市则是朝着国际大都市方向发展。无论是城市本身的规模,还是经济总量或是人口基数来看,成都稳居国内前8的城市,所以成都是怎么都不至于需要晋升到二线城市的。
1、哈尔滨晋升为二线城市,你怎么看?
如果以普通职工收入来评衡一个城市为几线,哈尔滨可能要算新五线了。再评企业,能拿得出手的企业几乎没有,像网上有人开玩笑的“你把我制药六厂放在眼里了?”可见哈尔滨制药六厂已经算头牌企业了,不过在国内企业里相差悬殊。再来看现在流行的行业,房地产不做评价,互联网在哈尔滨基本没有,大部分的科技企业都是做外包开发的,并没有自主运营的产品,
互联网也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翻身仗”,然而哈尔滨并没有打好。深圳我们不比,沿海城市,我们比杭州成都,九几年甚至00后成都还是个也并不算什么出色的城市,也就是在互联网浪潮成都兴起了,发现不少的网络文娱公司都在那边。再说杭州,更出了阿里等一流的品牌,房价都快赶追北上广,是政策原因?还是观念原因?小时候总听老一辈人说,“你玩电脑能玩出啥名堂来啊”。
可能因为文化差异,我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弱,但是新时代需要改变观念了,到了现在,听说过一句话吗“投资不过山海关”。如果哈尔滨的创业环境足够好我可能会积极的为哈尔滨做贡献,但可能现实情况不乐观,再说人文素质,在哈尔滨可能过斑马线的时候很少能有车主动让人的,这个问题可以在哈尔滨任何一条斑马线做测试。哈尔滨以前并不是这样,那个时候的哈尔滨人还都是“哈尔滨人”,现在哈尔滨人逐渐变成了“黑龙江人”,
素质的问题在于教育,教育也不是文化课,而是思想品德。你可以学历不高,但是你的品行要好,这个问题可能会在若干年后迎刃而解,因为等到那个时候,天下就是孩子们的了,在如今家家都有学上的时代,思想教育会普及,哈尔滨人文素质会提高。但是哈尔滨的发展问题,需要官民共同努力,不要做“绩效考核”,一切出发点为哈尔滨未来,
2、成都晋升为二线城市,你怎么看?
成都本来就是二线城市,何来晋升?关于新一线城市至于许多朋友关注的所谓新一线城市,并且成都排名榜首,这就是扯淡了。一本商业杂志,根据一些商业指标,将包括昆明在内的15个城市划为所谓的新一线城市,你觉得有半毛钱的权威性吗?事实上昆明和成都、武汉,南京和杭州是一回事吗?假如过几年后面一些城市起来了,15个城市不够排,是不是得再排个新新一线?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在每年发布一次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将15个继北上广深之后的城市定义为新一线城市,
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进行综合评估之后的一个排名。在这5大维度中,完全没有关于经济/产业、收入、科教文卫和财政金融等城市硬实力方面的指标,更像是一份纯市场调查公司的商业资源分布、分析报告书。这样看来,所谓的新一线其实和城市综合实力没有半毛钱关系,纯粹就是针对城市居民消费习惯的排序,
成都晋升二线?事实上抛开这个所谓的新一线不讲,成都在北上广深之后的城市中,都是属于数一数二的存在。论GDP超1.5万亿元,排在它前面的只有重庆、天津和苏州,论人口规模超1600万,属于特大城市。无论是城市本身的规模,还是经济总量或是人口基数来看,成都稳居国内前8的城市,所以成都是怎么都不至于需要晋升到二线城市的,
成都的一些数据:2018年GDP总量1.53万亿元,国内第8;常住人口1633万,全国第4;去年吸引常住人口28万,全国第5;社会零售消费6801亿元,全国第6;金融存款3.7万亿元,全国第6;财政税收1424亿,全国第11;机场客流5300万,全国第4;地铁里程6条线共计226公里,全国第8;高校数量全国第10;全国10大商圈占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