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课后延时服务是自愿参加,但如果不参加家长又怕老师万一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讲点知识和习题,孩子就吃亏了呀。课后延时服务原则上不允许补课、上新课;课后延时服务必须有老师看班,学生可以在室内阅读,也可以做手工,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室外体育活动等等;课后延时服务要本着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迫命令。
1、课后延时服务,教师会自愿参加吗?一节课补助多少钱合适呢?
新学期开学一周了,课后延时服务已全面实施,家长、教师、学校都对这一惠民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起来听听大家怎么说。1.有家长提出:我希望孩子有个性化发展,但是孩子每天参加完课后延时服务就没有时间去参加如钢琴、舞蹈、书法等兴趣课程,虽然说课后延时服务是自愿参加,但如果不参加家长又怕老师万一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讲点知识和习题,孩子就吃亏了呀!2.一线教师说:加重了我们的负担,原本教师工作量就不小,现在又要进行课后延时服务,在校时间更长了,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就算有补助也没多少钱,何况教师也有家庭和孩子需要照顾。
3.校方则认为:学生在校时间延长,学生安全隐患越多,一旦出现任何意外学校都需要承担责任,其次,教师课后延时服务补助低,教师不情愿参加。虽然政策上允许教师弹性上下班时间,但是具体操作难度大,只要学生不离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岗位与职责,到最后谁也不能弹性上下班时间,只能统一延迟下班时间,校方为了顺利安排延时课也是绞尽脑汁了。
2、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学生享受服务该不该付费?教师额外劳动该不该得到报酬?
中小学课后延迟服务学生享受服务,该不该付费,老师额外劳动,该不该得到报酬?这个问题只要是讲道理,明事理的人答案只有一个,但是歪理有千条,答案就不一样了,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叫课后延迟服务,也就是说原来放学,学生回家,由家长安排自家学生,该干嘛,干嘛,现在放学后,延迟服务了,学生由学校集体安排服务,这种服务,家长和学生,受到服务了这种服务,学生该不该负费?我们先不下结论,
这种服务有多种方法,第一国家出钱,培训一批专业人员,放学后走进学校,专门服务每个学生,学生不需要出钱,第二由学生家长放学后,轮流到学校,为每个学生服务,学生不需要出钱,因为轮流为自家孩子服务,大家都花钱。第三种,国家适当投入,学生家长稍出一些钱,给老师适当的报酬,由老师为自己学生统一安排活动,为学生服务,
那种服务可行?由老师和家长协议解决。我认为国家投入一点,学生家长出一点,这个方案最可行,必说那些没用的,学生不出钱,家长自己把孩子带回家,放学了,谁都没有义务,为你小孩服务。老师放学了,应该回家赔老婆孩子了,白白为你服务,凭什么啊,凭道德绑架,老师老买的账,你什么办法也没有,讲点道理,让教育安静,安静,二十几年了,乱夠了,好不容易回归原来,课后服务是解决家长实际问题的最好法,再搞乱了,倒霉的是家长,老师无所谓。
3、课后延时服务来了,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怎么办?学生全天候吃住在校,老师没任何补助?
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这样做:课后延时服务原则上不允许补课、上新课;课后延时服务必须有老师看班,学生可以在室内阅读,也可以做手工,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室外体育活动等等;课后延时服务要本着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迫命令,就老师应不应该有补助这一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
”众所周知,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育人的工作是复杂的,它不等同于工业生产,可以标准化,可以计件计量计时,因此,我们显然无法用上班时间来完全界定教师的全部工作。由此看来,“学校放学后增加教师课后辅导”只要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每日工作时间八小时,就更应该给予适当的经济报酬,何况《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已经明确指出,“要积极向本地区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资金支持,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呢?(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