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德阳绵阳乐山这三个川西城市,绵阳德阳长期在四川的经济排行榜中列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仅次于大蓉。绵阳德阳和乐山做四川的区域副中心,难度比较大,其中,【成都县】与【华阳县】是【成都府城】的附郭县,南充和达州,主城区的聚集人口都过百万,是传统的较大城市。
1、明朝的成都府在哪里?包括如今的哪些地方?
【成都府】是一个设置于公元757年,废止于公元1913年,并在元朝被短暂改制为【成都路】(公元1256年-公元1371年)的【府级政区】,它存在于中晚唐、前蜀、后唐、后蜀、两宋、明、清等政权治下。明朝【成都府】是【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的驻地,也即【四川】首府,【成都府】与【重庆府】、【顺庆府】、【保宁府】、【夔州府】、【嘉定府】、【广元府】、【潼川府】、【雅州】同为【四川布政使】下辖的【府级政区】,相当于的【地级市】一级。
明朝【成都府】下辖当时的:成都县、华阳县、双流县、郫县、温江县、新繁县、新都县、彭县、崇宁县、灌县、金堂县、仁寿县、崇庆州、汉州、简州、井研县、资县、内江县、安县、蒙阳县等3州17县,其中,【成都县】与【华阳县】是【成都府城】的附郭县。明朝【成都府】所辖地域,对应到我们今天,大体上包括: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成都市区、郫都区、金堂县、都江堰市、崇州市、新津县;四川省德阳市下辖的:德阳市区、广汉市、绵竹市、罗江县、什邡市;四川省绵阳市下辖的:绵阳市区、安县;四川省阿坝州下辖的:茂县南部、理县、汶川县;四川省资阳市下辖的:资阳市区、简阳市;四川省眉山市下辖的:仁寿县;四川省内江市下辖的:内江市区、资中县,
2、成都周边的绵阳,南充,泸州哪个是四川第二城?
目前四川省的四川第二城之争是非常激烈的。四川提出了建设四川的区域副中心城市,但四川城市体系的特点是首位度特高,其余的城市都不强,除了成都这个GDP破万亿的特大城市以外,其余城市GDP最高只有2000亿,这确实有点尴尬,任何一个城市,如果现在叫做四川省的区域副中心城市都有点显得名不副实,成都以外的城市,任何一个拿到东部沿海去,甚至放在湖北河北这种经济不算太强的省,都进不了前三。
据说现在有七个城市被列为四川省区域副中心的候选城市,也就是这场竞赛的入围城市,他们是绵阳,德阳,乐山,南充,达州,宜宾,泸州,其中三个在川西,两个在川北,两个在川南。甘阿凉三州地区实在拿不出像样的城市,已经放弃竞争了,先看德阳绵阳乐山这三个川西城市,绵阳德阳长期在四川的经济排行榜中列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仅次于大蓉。
绵阳是四川老二,2017年GDP才勉强超过2000亿,同期,江苏无锡的GDP破万亿,湖北宜昌、襄阳的GDP都4000亿了,这个老二当的确实很窝囊。绵阳德阳和乐山做四川的区域副中心,难度比较大,因为区域副中心不仅仅是GDP排在第二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自己的辐射范围,能发挥所谓中心作用。这三个城市都处在成都平原,据成都太近,开车一个钟头以内,高铁已经实现了公交化,
长远来看,他们最终只能是成都大都市圈的组成部分。即使人为封为副中心,其实还是只有成都这一个中心,南充和达州,主城区的聚集人口都过百万,是传统的较大城市。他们的主要问题是产业不行,煤炭纺织等传统产业衰落以后,川东北地区的新兴产业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南充达州以及他们附近的广安巴中地区,都是丘陵农业区,人口大量外流,是一个打工输出地。
南充市700多万人口,只有1000多亿GDP,同样人口的东莞市有7000多亿,至少从目前来看在经济上还没有看到有任何新的亮点。除了达州地区的天然气外,川东北也是四川自然资源相对比较贫乏的地区,所以,不是特别看好南充和达州,宜宾和泸州位于川南,紧邻重庆,泸州的城市中心人口也已经超过了100万,宜宾还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