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于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原始图画,汉字的起源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开始,逐渐演变为木片或竹片上的刻字记号,再到八卦,甲骨文的出现,比两河流域的乃头文字晚了约2000年,但汉字是唯一流传使用至今的文字,汉字又称汉语、汉字,也叫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语素音节字。
汉字的起源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开始,逐渐演变为木片或竹片上的刻字记号,再到八卦。而阴阳所能表达的东西非常有限,于是人们通过观察天地之间的事物,用各种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产生了甲骨文。甲骨文在先秦时期演变为篆书,大大增加了文字量,但书写过于复杂。到了秦朝,逐渐演变成隶书,成为大家熟悉的汉字。汉字又称汉语、汉字,也叫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语素音节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在形式上逐渐由图形向笔画、象形向符号、复杂向简单转变;在造字原则上,从表意、表意到音韵。除了少数汉字(如“子”、“子”、“子”、“赤”、“子”)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言都借用了汉字。
2、中国文字的由来是什么?汉字起源于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原始图画。后来,原始的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而表意符号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演变成了一种相对定型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动物骨头上的古老文字,是现代汉字的直接祖先。几千年的积淀,孕育了灿烂多彩的汉字文化,甲骨文的出现,比两河流域的乃头文字晚了约2000年,但汉字是唯一流传使用至今的文字。与中国各民族语言交融,影响并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包含30多种语言的汉字文化圈,近几十年来,我国考古界发表了一系列早于殷墟甲骨文的著作。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材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和历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的雕刻或绘画符号,也包括少量刻在甲骨文、玉器和石器上的符号,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