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区当年逃荒定居的河南人比较集中在以“西安火车站”为中心的大片区域、这一带区域的河南人比较集中居住、工作、生活、仍然保留河南人的习惯,这一带区域的居民日常生活用语形成了“陕版/河南话”为什么说是“陕版/河南话”方言,当年逃荒来的河南各地区人比较广泛、郑州方言、洛阳话、南阳话、林县方言发音各不相同,在西安的河南人之间为了便于交流、久而久之形成的“陕普/河南话”、即便是生活在这一带的西安“原著居民”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河南话”这便是“西安为什么操河南方言的人比较多”的历史渊源。
1、在西安的河南人多,还是在郑州的陕西人多?
这个问题还用问吗?在西安的河南人包括河南裔保守估计也有一两百万。在郑州的陕西人你恐怕想凑够一二十万都难,郑州本身就是一个千万级人口大市。更是一个近亿人口的省份首府,工作,生活,教育等各方面生存压力巨大。本省人想融入郑州都极为艰难更何况你个外地人,再说了除了做生意和有正式工作的西安人会去郑州外。普通西安人谁是脑子坏了吗?跑到郑州去谋生?同样是外出谋生去哪不比郑州强,
2、为什么关中西安、宝鸡好多河南人?
河南地处中原,重庆直辖后,人口超过四川,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大江南北均散居着不少河南人,相邻的关中平原自然也不例外。1.1862年,陕甘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回民暴动,汉民被杀无数,后来,陕甘总督左宗棠虽然率兵平息了回乱,但富饶的关中道却十室九空,清政府号令移民,相邻的河南首当其冲,部分人到陕西定居。2.1938年,蒋介石以水代兵,炸开花园口阻挡日军,造成黄河泛滥;接着,1942年中原大饥荒,千万人受灾,
时,东、南、北三面要么为敌占区,要么为交战区,只有西面为国民政府控制,相对安全,且陇海铁路洛阳—西安—宝鸡段尚通车,河南几百万灾民挑着担子,扶老携幼,一路向西,抵达关中乃至甘肃一带,是以有“河南担”之谓。3.计划经济时代,河南人多地少、生计艰难,依靠亲友介绍,部分姑娘远嫁、小伙入赘陕西。4.改革开放后,精明、勤劳的河南人四海为家,天南海北地寻找商机,
3、现在西安生活的河南人众多,看看还有多少河南后代说自己是河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