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血脂水平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合适血脂水平为LDL-C<3.4mmol/L,总胆固醇(TC)<5.2mmol/L,甘油三脂(TG)<1.7mmol/L。根据我国《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版)》,57岁至65岁正常血脂可分为理想血脂水平和合适血脂水平。
1、57至65岁正常血脂是多少?
57至65岁正常血脂是多少?根据我国《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版)》,57岁至65岁正常血脂可分为理想血脂水平和合适血脂水平。理想血脂水平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合适血脂水平为LDL-C<3.4mmol/L,总胆固醇(TC)<5.2mmol/L,甘油三脂(TG)<1.7mmol/L,
血脂是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等的总称。临床常用于检测的血脂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脂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重视血脂的定期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肥胖、吸烟、家族性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等,应定期体检,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2、血脂指标中只有甘油三酯为3.2,别的正常,算高血脂吗?
算的!甘油三酯是3.2,如果高密度脂蛋白低于1.6,可能伴有胰岛素抵抗,简单来说,就是当你一直吃高碳水的食物,在高水平胰岛素的作用下,身体一直处于合成脂肪的状态。每次进食之后,胰岛素会把葡萄糖和脂肪送进脂肪细胞,直到有一天脂肪细胞被塞满了,但下一餐进食所产生的葡萄糖和脂肪还是要进入脂肪细胞,所以胰腺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完成这项任务,因此产生了胰岛素抵抗,
同时脂肪不再受胰岛素的控制,开始分解成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后,再度合成甘油三酯,并释放到血液里,因此甘油三酯水平偏高。甘油三酯偏高只是身体代谢失衡的一个结果,问题是甘油三酯为什么升高,原因在于脂肪细胞被塞满了,没有多余的空间储备脂肪。为此,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为什么脂肪细胞被塞满了,是脂肪吃太多了吗?不是的,是因为胰岛素抵抗,身体不能有效利用脂肪供能引起的,
解决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问题,在饮食上的解决办法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一定要避免高升糖的食物,像油条、麻花、蛋糕这些食物不能再吃了;像白米饭、馒头也需要减量,可以搭配一些全谷物,比如糙米、黑米、荞麦、藜麦等等。即便血脂偏高,也不要过度惧怕脂肪,好的脂肪可以更好的平稳胰岛素水平,提高脂肪供能比例,降低血脂水平,好的脂肪包括橄榄油、椰子油、牛油果、坚果、鸡蛋黄、鱼类等等,
初期阶段,碳水应该吃多少?碳水和蛋白质的比例不超过2:1即可,比如你每天吃70g蛋白质,那么碳水化合物不应该超过140g,同时保证是低升糖的食物,且不可单独吃碳水化合物。随着身体适应,可以继续降低碳水的摄入量,50-100g碳水可能是一个理想的区间,关注原食点,了解更多不一样的营养小知识!免责声明: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是用于信息的分享、学习。
3、血脂的正常值是多少?怎样预防高血脂?
心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死因,而血脂异常是其发生的最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血脂异常应引起高度重视,但由于高血脂一般没有症状表现,常被人们所忽视,但其所带来的潜在危害,物别是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来说,将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出:2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每5年检查一次血脂,血脂异常及存在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人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血脂。
一般的血脂检查主要包括四项,其正常及异常值为:总胆固醇参考值合适水平:小于等于5.17mmol/L临界范围:5.20-5.66mmol/L升高:大于等于5.69mmol/L甘油三酯参考值合适水平:小于1.70mmol/l临界范围:1.7-2.25mmol/L升高:2.26-5.63mmol/l极高:大于等于5.64mmol/L低密度脂蛋白参考值合适水平:小于等于3.10mmol/L边缘升高:3.13-3.59mmol/L升高:大于等于3.62mmol/L高密度脂蛋白参考值合适水平:大于等于1.04mmol/L升高:大于等于1.55mmol/L其中,高密度脂蛋白与前三项正好相反,是水平高点好,被称淡“好胆固醇”,有助于消除有害的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