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可能不会有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西南-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都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实力,而且军事战略地位重要,经济优势互补,根据2018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备选城市中没有长沙,分别是东北的沈阳和哈尔滨,西南的昆明,西北的乌鲁木齐,东南的福州,这几个城市都离现有国家中心城市相距较远。
1、宁波有可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吗?
基本不可能,因为宁波和上海距离太近,属于作用重复。中心城市的设立是为了以点带面、以中心辐射周边,而大半个长三角都处于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内,宁波也不例外,宁波虽然经济繁荣度很高,民富程度也很高,不过城市虽强,中心城市却并不是以城市实力而设定的。不然也不可能连郑州都当选了,深圳、南京、杭州还在一边晾着,当然结合华北、华中、西南三个区域同时拥有两个中心城市的情况来看,华东纵深如此之大、经济如此发达的大区可能也会有两个中心城市,只是下一个仍然出现在长三角的概率并不大,不然苏北和山东、浙南和福建都没有哪个城市能够覆盖。
所以这又降低了长三角出现第二中心城市的概率,哪怕真在长三角再选一个中心,那么宁波也要面临杭州、南京、苏州的竞争。相比于两个强省会城市,宁波胜算很低,广州力压深圳当中心就是个典型案例,深圳不论经济规模还是人均经济数据都完胜广州,但是无奈广州的综合实力更强,核心价值更突出,所以经济更为突出的深圳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2、国家中心城市,确认的都有哪些?
奇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人为规定一个城市为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然形成的!由于人为设定中心城市,各个城市都在拚城市规模、人口数量、GDP等。一些城市通过合并小城市来扩大GDP、城市人口、城市规模,一个城市的发展,要练内功。而不是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举债搞项目,搞建设,有的城市美化了,老百姓的腰包没有鼓起来!下岗职工的忧愁谁来解!关注民生,是当地管理者所要着重对待的问题。
疫情期间产生的新困难户是当地管理者所应该重视的问题,城市文明建设是管理者应该重视的问题。大龄下岗职工交不起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当地管理者者应该重视的问题,盲目扩城不可取!如果说,地方建设投资是以民间资本投资为主体,还可以理解。如果说,地方政府举债,不受约束的随意花纳税人的钱搞投资、搞建设就值得深思了!大量举债搞建设就是让后代国民背负债务负担,
3、江苏省哪座城市最有可能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江苏可能不会有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当然作为第一综合强省的江苏,强市林立,更有苏锡宁三个新一线城市,论实力,南京、苏州都足以胜任中心城市。但问题在于大半个江苏都在上海这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圈范围,而江苏西部的安徽外围,还有武汉、郑州两个中心城市,所以目前江浙沪、鄂豫皖都已经被三个中心城市全范围覆盖,所以江苏强市都集中在长三角,就更不可能在已有中心城市的强市密集区再设一个中心。
中心城市的设立,是以通过区域核心城市的自身实力以带动周边共发展,苏中苏南都处于最强经济带,是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最密集的区域,就比如苏锡常,谁需要带动谁?杭州宁波嘉兴一个比一个富,又需要谁带动谁?这个区域只有上海这样的超级巨无霸有实力成为群龙之首。另外一点原因,华东是七个大区当中纵深最长、城市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大区,而且目前福建和山东都没有被中心城市覆盖,因此如果华东的下一个名额还在长三角,那么依然无法覆盖山东和福建这两个经济大省,
4、长沙还有希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吗?
长沙基本不可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了,长株潭一体化搞了那么多年,现在只是统一了电话区号,现在还是各自发展。以下几点分析,1.长沙距离武汉太近,虽然GDP过万亿,但是综合实力相比武汉差距比较大,包括建成区面积,主城常住人口,科教科研实力,地铁里程,商业地位,领事馆,华中大区机构,交通地位都有很大差距,另外说下长沙的规划,长沙县早已和长沙主城区连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