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6月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次工作会议暨大纲修订正式会议,作为一个考研有经验的人,我想写一些建议给你考研朋友们,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必须经过计划的审核,每个阶段的审核计划也是不一样的,对于考研的小伙伴们,尤其是第一次学习考研的同学们,对于考研如何复习是一个密切关注的问题,考研策划。
1。充分评估自己的基础水平,合理规划周期。大家要警惕三个月内登陆各大网站的经验帖,不是说这些帖子不真实。可能作者确实三个月落地了,但是这个经验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大部分人基础一般。我一直建议复习周期不要少于半年,根据自己的基本情况适当向前或向后拉,但不要太晚。因为数学和英语的基础阶段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来巩固知识框架。如果起步太晚,后面很多内容巩固不了,一步一步跟不上,心态肯定会崩溃。2.规划要详细,不能太笼统。尽量从一开始就想到很多问题,把规划做得更细致,最好涉及到具体的操作层面,比如基础阶段具体做什么事情,用什么书,达到什么具体目标才算合格。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标准去完成,不会出现规划想好了却在实施的时候打各种折扣的情况。这样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心态崩溃,早早放弃。
对于考研的小伙伴们,尤其是第一次学习考研的同学们,对于考研如何复习是一个密切关注的问题。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必须经过计划的审核,每个阶段的审核计划也是不一样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个考研有经验的人,我想写一些建议给你考研朋友们。考研策划?当年6月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次工作会议暨大纲修订正式会议。邀请了各统考课程的政治、英语、数学、学科专家,正式讨论硕士联考大纲的修订方案,进行大纲的具体修订工作。
3、 考研该如何规划?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三月份左右正式开始备考的。到现在为止,第一轮英语单词、语法、长难句、数学(不考数学的是专业课1)应该三个月就差不多学完了,6月初-7月:大三学生要准备好进入考试周。考研的事情可以暂时搁置,先通过期末考试,但是如果期末考试失败的话就需要更多的时间,7月初至8月底:暑假开始,大纲出来了。我抽时间看了大纲,这两个月应该多花点时间在专业课上,9-11月: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比较晚了,学校和专业也差不多确认和报名了。大纲和招生简章也有,如果没有大的临时变动,可以正式进入后期。后期主要工作是研究真题,注意研究真题而不是简单的做真题。里面有很多规律(后期我会专门写一篇各科的技巧和规律),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最好留一两套真题,直到考试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