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赣州成为除省会外的当仁不让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咸宁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是构成本市不能成为省域副中心的主因,能够近距离与武汉接触曾是鄂西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咸宁的辖区面积、人口总量相比省域副中心还有一半左右的体量,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这是本市没有成为湖北副中心的次要原因。
1、江西哪些城市是省域副中心?
其实江西全省的体量都谈不上多大,作为省会的南昌更是仅有5600个亿,就这样的经济规模就不要谈什么省域副中心了。安心将全省的经济发展好,将南昌做大做强才是真,如果说一定要在全省范围内找出个省内第二城,那么大概率是赣州,也只有赣州才能担当得起副中心一说。赣州,无论从经济规模,人口基数,城市建设情况和对外交通来看,相对于江西省内各地级市的水平,完全撑得起所谓的省域副中心一说,
2019年底全市人口980万,辖3区14县,代管一县级市,全市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全省1/4的国土面积。管辖如此之多的人口,如此大的面积,促使赣州成为除省会外的当仁不让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其次,赣州作为江西南大门紧邻广东的区位优势,其境内四个国家级经济功能区更易承接来自珠三角的产业转移,目前在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交通方面:重点项目赣深高铁2021年通车后,和珠三角的联系将更为紧密,对江西省和赣州市的发展将起到直接正面的引流和提升。(现今江西全省仍未开通直达珠三角的高铁,仅有的动车线需绕道湖南或福建),届时,无论是从吸引的客流量,或是每日开行的车次,均是南昌之后的第二大高铁枢纽。赣州黄金国际机场也是省内第二大及第二个开辟国际航线的机场,
随着综合实力的稳中有进,相信随后几年国际航班也会陆续增多,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也起到积极作用。综合来看,由于全省的经济规模都还偏小,作为一千万人口的赣州更是仅有3500个亿的GDP,其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不过从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来看,有望在将来成为江西的双子星城市。至于其它包括九江在内的地级市,各方面的劣势就比较明显了,远远谈不上和两地竞争,
2、襄阳和宜昌都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哪个城市发展更有前景呢?
湖北一主两副的城市格局,就是大武汉一个超级大城市,再加宜昌襄阳两个大城市。如果比较襄阳和宜昌哪个更有发展前景,我认为毫无疑问,地位更高、区位更好的宜昌远比襄阳有发展前景,襄阳的前景应该和荆州黄冈差不多,宜昌曾经是省会级城市,作为三峡省筹备办的省会筹备建省,虽然三峡省没有建成,但是准省会的经历还是给宜昌留下不少丰厚的遗产。
三峡集团、葛洲坝集团两大央企总部都在宜昌,四大银行三峡分行都是省级分行,拥有独立的计划管理权,更重要的是,宜昌已经越来越成为湖北第二大交通枢纽。作为长江翻坝的亿吨枢纽,这样的物流不是襄阳可以幻想的,宜昌海陆空交通并举,特别是长江航运和机场,都远胜襄阳。以前,襄阳的优势是铁路枢纽,郑州铁路局曾经在襄阳设立铁路分局,因为汉丹线和襄渝线在襄阳交汇,加上现在汉西高铁和郑万高铁也在襄阳交汇确实有些铁路枢纽的意味,
但是,宜昌的铁路地位一点儿都不比襄阳差,已经开始反超襄阳。首先,焦柳铁路和沪汉蓉高铁在宜昌交汇,另外,郑万高铁也设立连接线接入宜昌,现在,新建的包海高铁和沪蓉高铁两大350时速高铁正好在宜昌交汇!宜昌下一步会成为内部地级市的第一铁路枢纽。比铁路,宜昌胜过襄阳,比民航,宜昌胜过襄阳,比教育,宜昌胜过襄阳,比航运,宜昌胜过襄阳一万倍!比区位,地处江汉平原和入川第一通道的宜昌,不是崇山峻岭的丘陵中的襄阳可以比的!所以,宜昌的发展前景,远胜襄阳!,
3、黄石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城吗?能成为湖北的省域副中心吗?
目前的黄石眼光向南,大力绣好黄金山国家级开发区这朵花,但不注重对接今在咫尺的鄂州汀祖用不了十年黄石定会发现黄石还是应该对接鄂州包括重中之重的汀祖这样才能全方位接纳大武汉,黄石中商、中百、武商等武汉系资本极大地带动了黄石服务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鲜明案例,黄石要拉来武汉民营企业大浪潮投资必然跳不过借用鄂州汀祖等地盘让项目落地,大冶的土地不给用!阳新的土地太远!汀祖土地紧挨铁山、下陆、黄石港,终于清醒了!黄石董书记等领导到发展大道、下陆检察院一带观看地形!谋划团城山对接大广高速、黄石对接鄂州顺丰机场一系列重大规划决策!打造黄石汀祖合作区,不亚于再造一个黄石国家级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