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生病期间,也多亏二叔三叔照顾,我出门在外,一杯茶都没给奶奶端过,奶奶去世了,我出这点钱也应该。我每年春节回去,目的也就是看看奶奶,给她买两件衣服,另给她一千块压岁钱,听人说奶奶转头就把压岁钱给三叔了,我不管,她爱给谁给谁,不知你奶奶去世与朋友爷爷去世相隔多长时间,如果是相隔一两年时间可以不添钱,也出相同数额即可。
1、朋友爷爷去世,我悼念一定要添钱吗(我奶奶去世他送1000元)?
不知你奶奶去世与朋友爷爷去世相隔多长时间,如果是相隔一两年时间可以不添钱,也出相同数额即可。如果是相隔时间长了,五六年了应稍加点,毕竟物价上涨了,现在的钱跟过去的钱不一样了,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多添一些,朋友之间的关系都是在你来我往中加固的,经济上的往来可体现相互之间的诚意和心意。我现在不论是还喜礼,还是丧礼,只要超过三五年的,就多给一二百块钱,时间长的再多添钱,面子上好看些,不能让别人吃亏,不占别人便宜是原则,
2、父亲先奶奶去世,现奶奶去世,我需要和叔伯平摊丧葬费吗?
就这个问题,我特地问了我以前文中写到过的远房亲戚——荣荣,他一家人在广州,日子安祥平稳,春节本想回来看看,却因为疫情蔓延而没动身。荣荣说:父亲因为嗜酒如命而患肝病去世,当时家庭一贫如洗,草草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后,便把母亲和妹妹都接到广州去了,二叔三叔都在家种田,奶奶随三叔过。因为奶奶那份责任田由三叔耕管,奶奶也只帮三叔带孩子做家务,一大家子也没商议奶奶生活费的事,
我每年春节回去,目的也就是看看奶奶,给她买两件衣服,另给她一千块压岁钱,听人说奶奶转头就把压岁钱给三叔了,我不管,她爱给谁给谁。有一天,三叔打电话给我,说奶奶病了,要我汇点钱回去,我当时刚买了房,又处了个对象,穷得叮当响,对象见我愁眉不展的样子,就追着问,我便把奶奶生病的事说了,对象什么也没说,第二天给了我五千块现金(后来知道她问她母亲要的),催我赶紧回去看奶奶。
其实奶奶的病就是累的,多休息就没事,但农村的老人闲不住,最不济也要去山里往家拖些柴火,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奶奶去世了,就因为丧葬费的事,二叔三叔闹得不可开交,倒不是两位叔叔想让我出钱,是二叔要三叔一个人承担费用,理由是奶奶活着时只帮三叔干活,奶奶名下的田地也一直由三叔耕种。我一个小辈看着两个叔叔如此闹腾,心里不是滋味,
其实丧葬费也就两万左右,宾客还有来礼金的,算起来就是贴一万来元。我跟妻子商量了一下,妻子也同意把这一万多元包揽了,于是我就当着众多族人及亲朋的面说了,众人议论纷纷,有的点头赞许,也有摇头说不公平的,说老人去世让一个小辈承担太不像话。二叔三叔垂头不语,我跟大家解释:奶奶生病期间,也多亏二叔三叔照顾,我出门在外,一杯茶都没给奶奶端过,奶奶去世了,我出这点钱也应该。
只希望两个叔叔好好相处,不要为这点小事撕破脸,我知道家里挣钱不容易,我在外面挣点钱会容易些,亲朋来的礼金就充在丧葬费里,这些人情往来都是两个叔叔的。奶奶名下的田地就由两个叔叔轮流耕种或平分,反正我也不种田,我的田地都是让给你们种的,两个叔叔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奶奶的丧事也总算办得顺顺当当。我听荣荣说完,心中不觉舒了一口气,
3、父亲去世之后,奶奶又去世了,孙子该出丧葬费吗?
丧事对谁家都是大事,特别是农村,遇上丧事,延续着“白事不请自到”的习俗,几乎是全村人帮忙、吃酒席,还有当地的一些陋习,丧期至少三天,还有七天的。一场丧事,花费不是个小数目,不能不说,丧事也是家庭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奶奶去世,肯定要办丧事,从题主的问题来看,奶奶也不止父亲一个儿子。这位孙子出不出奶奶的丧葬费,还是要视情况具体对待,
孙子还未成年。儿子还没有长大成人,父亲已经去世了,屋漏偏遇连夜雨,奶奶又驾鹤西去,不幸的事都让这个孙子摊上了,从手足情深这一理念上来说,做为父亲的兄弟,怎么也不能让他们的小侄子也分担奶奶的丧葬费,再说,孙子想承担也没有这个能力,孙子不出奶奶的丧葬费,也不会招来别人的不理解,孙子已经成年,经济状况好歹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