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等等还不包括他扶植的代理人战争。战争践踏了一切道德,纳粹针对犹太人有计划的屠杀,日本人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都是对文明的践踏,无数家庭失去了丈夫和儿子,每一个人都为人类的膨胀付出了代价,科学的进步最终导致了残酷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军人死亡857.483万人,平民死亡830万人,总计1687.483万人。二战中世界各国总计死亡人数约为6200万人,其中军人死亡人数约为2500万人(未统计印尼),其他的死亡人数为平民。下面是二战中的各国死亡人数:01.苏联2660万(其中军人890万)02,中国2000万(其中军人350万)03.德国750万(其中军人550万)04.波兰560万(其中军人40万)05.印度尼西亚400万(其中军人未知)06.日本260万(其中军人200万)07.印度158万(其中军人9万)08,南斯拉夫102万(其中军人45万)09.罗马尼亚84万(其中军人32万)10.法国56万(其中军人21万)11.意大利46万(其中军人31万)12.英国45万(其中军人38万)13.美国42万(其中军人41万),
2、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死了多少人?
关于抗战期间中国军民的牺牲数量问题,迄今没有特别准确和权威的数字,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和财产损失情况,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单方面统计的,比如1945年10月曾经专门派员去河南调查“大饥荒”的死亡人数。然而由于各级官僚未能尽职尽责,同时在抗战之前国民政府的户籍制度也不够完善(太多军阀割据地区),从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口普查,没有准确基数,如何计算损失数字?经过各方面和多种数据的综合分析,大致可以认定,在民国成立的1912年人口总数为41964万(4.1亿),而南京政权覆亡的1949年为54167万人(5.4亿),处于一种缓慢增长的态势,而增长缓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抗日战争期间造成的重大牺牲和人口损失,
在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国民政府官方的动员口号是“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从前后的数字来看,战前4.5亿人口的数字大致靠谱,但真心不够精确。先说军队损失,国民政府的军队自报伤亡331余万人,其中阵亡131万人,该数据来源于国府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然而这个数字明显缩水,一方面,它只计算了从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的伤亡,没有包含东北的前期抗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等等,另外一方面,也不包含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延安领导之抗日武装的伤亡,
按照国民政府的各类官方数字来认真统计推算,王树增在《抗日战争》一书中将抗日军队的总伤亡注明为380余万人,怎么来的呢?首先确定抗战胜利时的军队总数,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的现役军队有180万人,而到了抗战胜利时公认的说法有500余万人(内战爆发时的所谓430万,是经过裁军和整编以后的数字,确实有复员和裁汰)。
对此,1944年接任军政部长的陈诚是有发言权的,军政部就是管这个的,他晚年回忆说:“国军预算员额为五百万员名,而实际上吃军粮者达七百二十万人,据当局推断,如经核实整编,能有三百万可战部队就很不错了”。这段回忆反映出来两个重要数据,第一是预算员额确实是500万人,第二是国军吃空饷的比例相当之大,那么也就是说,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国军总人数从180万增加到500万人,净增长为320万人。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还隐瞒了另外一个重要数字,也就是壮丁的损失(没有预备役制度),这都是可以计入军队伤亡的,按照国民政府的官方数据,从1937年到1945年全国实征壮丁1392万,要么补入野战部队,要么用于军队夫役,期间冻饿病死以及被虐待致死的数量非常庞大。丁治磐在1943年的日记中说,“民国三十一年,全国计征壮丁100万人,逃者60%,自征兵以来,已征700万人,连年逃亡达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