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可能没有其他几家有名,但是我觉得河南才是最有资格叫博物院的,话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在历史上地位非常重要,出土的重要文物也非常的多,因此叫博物院,个人觉得实至名归,河南博物院占地面积十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
1、新闻稿件怎么写好?
在从事新闻采写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朋友对新闻采写、投稿起初都有很高的热情,但大都是“写了几篇投到编辑部没有发表或未被网络媒体推荐为大V就不想写了”,笔者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退稿”。本人认为,作为初入行创作者,尤其要正视退稿,要在退稿中学习,在退稿中发现,在退稿中积累,在退稿中磨炼,成功属于跌倒后坚强再爬起来的人。
其实,退稿是很正常的事情,记得有一位知名作家曾说过:“真正的作家诗人是在退稿中成长起来的”,我深以为然。所以,要不怕退稿,在遭遇退稿后更为冷静,没有丝毫的灰心之感,成功的道路上总有失败的陪伴,稿件被退,说明自己写东西尚欠成熟,尚存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不要一遇到退稿就丧失写作热情,不达标的稿件被退回其实是一件好事,如果被不负责的编辑大力推荐发表了,让读者读了你满是瑕疵的文章,下一次他们还会主动去读你的作品吗?不要对退你稿件的编辑产生敌意,应该感谢才对,稿件被退首先是编辑对读者负责,其次是对作者负责,第三是对媒体负责,
编辑一般都是有经验和资历的,他们成天接触大批的稿件,视野宽阔,鉴赏力强。你的稿件被退,或多或少肯定是有原因的,编辑最希望接到高质量的稿件,他们其实不愿意退回满含作者热望的稿件。曾有编辑朋友聊过他们退稿时的矛盾心情,生怕打击通讯员的写作积极性和伤害了他们的自尊,我们应该理解我们的编辑,感激我们的编辑,他们在为我们热心服务,付出辛苦的同时还要承受因退稿带来不安情绪的困扰。
有的朋友文章脱稿后不愿看第二遍就匆匆的投出去了,里边甚至还有不少错别字和病句,这样的稿件推荐率肯定是很低的,稿件写好后,应该反复修改,直到确实自己认为再无修改的必要了再发表。被确认为“泥牛入海”后,积极的做法是跟编辑联系,听取编辑的修改意见认真修改,自己觉得满意了才再投稿,这样的作品发表出来,效果肯定要比修改前好得多,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会有帮助,
2、别跑空!河南博物院主馆、郑州博物馆“闭关”升级,你怎么看?
作为一个博物馆工作者,曾多次去作为河南博物馆界领头羊的河南博物院和郑州博物馆参观和学习,对此有几句话说:河南博物院开馆于1998年,金字塔式的建筑作为郑州地标,大概2015年的时候主题建筑便已出现危机,被迫闭馆大修,不到二十年便至如此,此建筑的工程质量让人堪忧。作为全国收藏文物质量前几名的博物馆,亦是去年国家宝藏九大博物馆之一,知名度如此之高,收藏文物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一家著名博物馆,
现在只有一个西侧馆的文物精品小型展览加上一些临时展览,根本就撑不起自身的文化地位。但作为文物大省,文物来源多样,看好该馆的发展未来,郑州博物馆,场馆较小,作为历史类博物馆,主要收藏郑州出土的精美文物,再加上一些临时特色展览,很喜欢这个精致的博物馆。现在老馆在进行陈展改造,迎接建国七十周年,在商城路旁边的新馆正在建造中,下半年就要开馆了,其收藏的大量精美文物会有更多的场地,更优的设备配合展览,相信郑州博物馆新馆会有更好的前景!,
3、博物馆和博物院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郑州的博物馆叫河南博物院?
谢谢邀请!对于博物馆和博物院,网上有很多种说法。个人认为博物院比博物馆级别肯定是要高,目前中国貌似只有5家叫博物院的(其中一个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大陆貌似只有4家(不一定准确啊)分别是: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而这些叫博物院的普遍是历史比较厚重的省份和城市,基本上都是历代的首都所在地,但是有一点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山西是博物院,而历史上地位更重要的西安所在在陕西确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