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祖庙所在的敬畏和尊重是深埋在血液里的,岂是现在礼乐崩坏,满眼利益的后世不孝子孙所能理解的。“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大唐的首都,毫无疑问是长安,武则天移都洛阳,死后照样回归长安乾陵安眠,大唐有名的诗人们和中举的,先在雁塔题名,然后走到不远处的“曲江池”,一边喝着酒,一边吟唱着古代的诗句。
1、唐朝的中心是在西安还是洛阳?
大唐289年,算上武周皇上在洛阳待过64年,算上武则天一共二十一帝,十九个,含武则天葬在长安,一个在菏泽,一个在偃师,没有一个在洛阳。现如今也没谁把自家故人葬到别家地盘上吧!周礼规定天子五门,西安明德门遗址五个门道,大明宫丹凤门五个门道,吹上天的应天门三个门道,明德门东南有天坛遗址,洛阳有天坛地坛社稷坛宗庙吗?唐宗庙遗址在现西安碑林北边。
2、长安和洛阳都是唐朝的首都,那唐诗用陕西话和河南话读才是正解吗?
这是谁提的的问题?谁告诉你唐朝首都还有洛阳?“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大唐的首都,毫无疑问是长安,据统计,《全唐诗》中有两万多首和长安有关系。请提问的朋友们来大雁塔,曲江池转一下,这里每个灯柱都有四首唐诗,毫无重复的。甚至还有唐诗墙,所有大唐的有名诗人们在这里还有雕像,提问的朋友,我问一句。你知道“雁塔题名处”吗?你知道“曲江流饮”吗?多读书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大唐有名的诗人们和中举的,先在雁塔题名,然后走到不远处的“曲江池”,一边喝着酒,一边吟唱着古代的诗句。很难想象曲江池旁那么多文人墨客说的都是河南话,简直笑死人,用陕西话拉长音调读唐诗,如果再配上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唱歌的形式。上次我记着有个节目,一位歌手用陕西话吟唱“西出阳关无故人”,其实就是用陕西话拉长了音调唱出来的,很多观众听得热泪盈眶,节目组评委们一致认为唐朝的诗句就是用陕西话唱出来的,
3、唐朝皇帝为何多埋在长安不埋在洛阳?
大唐祖庭都城在长安!这是大唐祖庙所在!洛阳作为后世陪都,再繁华,岂能和祖庭都城相提并论?!武则天移都洛阳,死后照样回归长安乾陵安眠!古人对祖庙所在的敬畏和尊重是深埋在血液里的,岂是现在礼乐崩坏,满眼利益的后世不孝子孙所能理解的。草根百姓都知道落叶归根,何况帝王更讲究风水轮回,只有归葬祖地,才是完满的人生!连女皇都这样选择尊重祖庭都城,回归长安,抛弃陪都而不顾,何论其他后代洛阳帝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