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口罩机的生产效率多么高,全国范围内,一天只能生产9千万只口罩。来看,制约口罩产量的瓶颈不在于技术和人力,口罩的自动化生产程度非常高,像广州超高速自动化口罩机每分钟可以生产1000只口罩,是原来口罩机的10倍,每小时即可生产6万只口罩,根据口罩机的生产速率反推可得,100吨熔喷布,仅可以供750台口罩机工作24小时。
1、中国一天可以生产多少只口罩?什么时候才能正常的买到口罩?
没发生这场疫情,民众对口罩的需求量极少,最多百分之一的使用量,防护用的医用口罩除了专业人员必须使用外,普通民众几乎不使用;生产厂家的数量和生产能力也是在市场需求下产生的,库存也不会太多;公布疫情后,也确定了防护的最基本方式就有带口罩(医用口罩),那么中国人口数字庞大,人手一个每天使用还可能是一次性或用几次就得扔掉的情况下,严重出现供不应求就能理解了;疫情公布很快各地管控封城封路,人口也不能正常流动,想迅速增加厂家和生产能力不现实,想要正常的买到口罩预计得疫情过去得到缓解后才可以。
2、口罩如此稀缺,作为制造业强国,是什么限制了中国口罩的生产?
稀缺那是因为突发情况,按正常情况来讲,以前的产能是完全够用的,但是全国范围突发疫情,用量激增,造成口罩短缺,所以中国作为制造业强国的优势立马显现出来了,很多企业立马转型,改为生产口罩防护服,好比五菱,一星期建成生产线,然后投产,但是为什么口罩还不够用?还是拿五菱来说吧,一星期建成生产线,然后产能在十天左右达到峰值,再然后,口罩生产出来之后,需要放置十四天才能出厂,这前后加起来就是一个多月,继续然后,国家规定,所有正规厂家生产的口罩等防护用品,一律不准私自外卖,接受国家统一调配,于是,口罩防护用品优先调拨一线,你算算全国疫情开始之后,口罩防护服缺口巨大,等补上缺口,并且要等一线有足够的储备之后才可能往下发放口罩,这一来一回估计得两个多月了吧,
3、1天生产1.8亿个口罩,疫情过后我国口罩会不会过剩?从缺货到烂大街?
导言从目前的产能来说,口罩产能尚未达到满足中国的需求,但是这种产能是特殊时期的超量供应,未来肯定是要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我们国家肯定是会通过收储的方式将口罩吸收掉,而大多数的非专业性的口罩工厂和机器会被淘汰掉或者封存起来,这就是他们的命运,疫情面前,全世界都在大爆产能2月25日国家发布的最新的数据,我们目前日产口罩已经可以达到5400万个,医用N95口罩日产量已经超过了90万只,而2月份已经生产了5.74亿只。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放在平时,日本全年进口也不过4.3亿只,这样的产能明显是太多了。不仅仅是我们,全世界都一样,在全力的冲刺,因为实在是疫情变化太快了,让人感觉到怎么样都不够,从供应角度看,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全国口罩生产能力已经较疫情初期大幅提升。目前全国口罩日产量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时提高了近3倍,部分缓解了紧张局面,
总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医护一线的需求。但口罩这东西必须要有一个正常的储备和生产能力,但是如此疫情面前,不得不加快了爆产能的地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问题来了。2019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利润仅为2.59%,大多数中国口罩企业利润率低于平均值,大多中小型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别看这一波能救活不少的厂商。
从远处来说,该退出市场的企业还是得退出去,从稀缺走向过剩也许只要3个月我们现在看到外国口罩也稀缺,但是中国口罩能出口吗?可以出口,但是你必须得有证。这一点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口罩都能出口国外,更多的只能留在国内,出口的都是价格较高,产品质量好的,这一点有的时候有点悲哀。我们买更贵的口罩但是质量还没有外国的好,
这就是贸易中存在的矛盾。为保障口罩等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利益,国家也出台不少措施,此前已发布关于发挥政府储备作用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对列入相关产品目录中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第一批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的产品目录包括医用防护服、N95医用级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一次性使用口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