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是24班、1080人,城市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是30班、1350人;农村初级中学最大规模是24班、1200人,城市初级中学最大规模是30班、1500人;九年制一贯学校最大规模是45班、2250人;完全中学和高级中学最大规模是36班、1800人。
1、《九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每班人数不能超过多少人,如果超过了该怎么办?
题主的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无论是《教育法》还是《义务教育法》都没有对班级人数进行明确的规定。所以题主说的“《九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每班人数不能超过多少”是不存在的!那么是什么地方做出的这个规定呢?这是由《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等文件的规定的,农村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是24班、1080人,城市完全小学最大规模是30班、1350人;农村初级中学最大规模是24班、1200人,城市初级中学最大规模是30班、1500人;九年制一贯学校最大规模是45班、2250人;完全中学和高级中学最大规模是36班、1800人。
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要求合理规划学校的服务半径和办学规模,普通高中原则上不超过3000人,初中和小学原则上不超过2000人,幼儿园原则上不超过360人,题主这下明白了吗?说真的,也正是因为你说的《义务教育法》的存在,所以才会出现大班额的出现!因为“义务教育”要解决的不是“小班额”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义务教育”本身的问题!——学校不够、片区内适龄学童过多怎么办?那就先解决上学问题,“小班额”留到后面慢慢解决(现在建一所小学费用还是挺高的,关键是周期也很长,最容易出问题的是拆迁受阻等等问题)。
我不知道题主当地怎样,我们这里每年都要建好几所学校,但是就是这样仍然也解决不了全部问题!实际上题主你家孩子遇到的情况已经算好的了,80 、90 人的班型你见过吗?那才叫真的是一个壮观啊,这个目前来看彻底解决还是很困难的,一方面学校难建另一方面师资难以配备,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学区房”,就近入学的选择你总不能让在片区里的孩子没学上吧尤其是一些老的学区,学校还比较小,扩建还困难。
2、你们觉得小学一个班四十几个人合理吗?
自己本身是一名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回答以上问题,小学一个班四十几个人是否合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单从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方面,是不太合理的,毕竟一个班四十几个人,成绩水平、知识接收能力与反应能力不太一样,老师是很难兼顾到的,所以无法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性的处理学生问题。其次,四十几个人相对比较多,可能有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上课走神等等问题,老师都注意不到,
3、国家规定小学标准班级45人,事实情况是这样吗,你所知道的班级人数是多少?
在我的印象中一直以为,国家规定小学标准的班级人数是50~60这个阶段。我所知道的班级人数,一般都超过了45人,只有在比较边远的村小或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刚好达到了标准。在经历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期间,把所有学校的大班额现象,通通都已经化小为50个左右的班级,这样使得我们的义务教育班额达到了标准。
老师们以及从上到下的各级领导,算是松了一口气,殊不知我们离国家规定的45人,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在我们身边普遍都存在超过50人的班级,但是应该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总的来说社区学校的班额都超过了45人啊,每个班额的人数是在50~60人之间,乡镇学校人数就能够轻松达标,保证在40人及以下,最少的也就是十几个学生。
一、公立学校数量有限,片区孩子的人口基数增加,不得不说,这样的现象产生是有它的根源的。从划片招生以来,城区的各小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打破了城区和乡镇人口流动的平衡性,乡镇学校的学生比原来少得多了,学校在一年级报名的时候,就严格限制了片区内的适龄儿童,必须是年满7周岁,才能入学,这样就大幅的减少一些学生入学,但也有一些个例,导致了每个班的班额有小幅度的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