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的三位霸主,1.齐桓公齐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霸主之一,公元前685至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名小白,春秋霸主评判标准:1、泛华夏地区的诸侯国是否能参与霸主评选。
春秋的霸主普遍认为有7位。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以及秦穆公。关于“春秋霸主”史上至少出现了8种说法,但通常用的都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其一为《史记索隐》说法,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其二为《荀子·王霸》的说法,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春秋霸主评判标准:1、泛华夏地区的诸侯国是否能参与霸主评选。楚国本身也是周王室的分封国,春秋时楚君熊通打败随国,让随国在周桓王面前说情,提升楚国爵位。周桓王不同意,熊通就自立为“楚武王”。2、需不需要获得周天子承认。所谓霸主,是在周天子的名义之下号令诸侯,即“尊天子以令诸侯”。周天子虽然大权旁落,但仍是华夏共主,是所有臣民的精神领袖,不可以公然对抗;否则就不是争霸,而是反整个中原政治体系
1.齐桓公齐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霸主之一,公元前685至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名小白。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2.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先秦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3.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楚穆王十二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
3、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都有谁1、①齐桓公②晋文公③楚庄王④吴五阖闾⑤越王勾践2、简介春秋争霸(前770年—前476年)发生在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