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转折点,失了荆州,蜀汉等于少了半壁江山,其在全国影响力大降,关于荆州的失去,历来都被说成,关羽大意失荆州,之然而荆州之失,真的是关羽大意造成的吗。三国时期的“荆州”与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可不是一回事哟,前者不但包含的地域要大得多,而且是一种类似于今天中国的“省”这样的行政划分制度。
1、三国时荆州是现在的哪里?
三国时期的“荆州”与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可不是一回事哟,前者不但包含的地域要大得多,而且是一种类似于今天中国的“省”这样的行政划分制度。荆州是东汉设立的13州之一,最初由荆州刺史部管辖,同时也是汉代13个州之中面积最大的州,有“天下第一大州”、“天下咽喉”等溢美之称,(荆州7郡)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割据一方,控甲数十万,保境安民。
当时的荆州只划为7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桂阳郡、长沙郡、零陵郡,笔者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刘表后来曾单独设立了章陵郡。而曹操又把南阳郡的南面独立出来划为襄阳郡,此时,荆州才增加为九郡。即小说《三国演义》里提到了“荆襄九郡”,但是笼统地性称为荆襄9郡是错误的,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就犯了这个小常识错误。
三国时期的荆襄九郡跨度范围非常广,其位置包括了今天中国的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南部、贵州省东部、广东省北部、广西省东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荆州最初的治所在南阳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东汉末年的军阀张绣割据南阳郡,依附于刘表的势力,同时,刘表又借助南阳的张绣抵御北方的曹操。张绣失败后,曹操吞并了南阳郡,
刘表就把荆州的治所迁到了南郡(江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攻下了荆州7郡之一的南郡,并把它借给刘备驻守,这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提到的“借荆州”事件,由于南郡是荆州的治所,所以称南郡为荆州也是可以的。就如同用重庆来称呼渝中区一个道理,但是不明真相,往往会认为是孙权把整个荆州借给刘备了。
(荆州7郡)214年,孙权与刘备平分了荆州地界,除了曹操占有的南阳以外,湘水以西的三郡归刘备,湘水以东的三郡归孙权。“湘水划界”后不久,刘备开始进军汉中,孙权也围攻合肥,双方暂时又放下了恩怨,然而好景不长,219年刘备攻取汉中,关羽也在荆州发动北伐。趁着关羽主力在襄樊前线作战的机会,东吴的吕蒙、陆逊攻下了关羽镇守的湘水以西的3郡,
2、三国时关羽失荆州时,诸葛亮在哪里?
被尊为一代武圣的关羽,在其声望达到巅峰的时刻,却也开启了极速败亡的命运。关羽失荆州时,诸葛亮在成都,为刘备攻汉中做后勤保障,公元219年8月下旬,关羽率荆州军北上进攻曹魏大将曹仁驻守的襄樊,围樊城、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却在三个月之内又迅速败亡,失荆州、走麦城。千百年来,对于关羽的败亡诸葛亮应该负多大的责任一直争议不休、莫衷一是,
危机四伏的孙刘联盟公元219年的天下形势,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刘备得汉中,使了吃奶劲;曹操亡大将,瞪眼白吃亏;遥想当年,孙权索江陵,碰了一脸灰。一眼可见,刘备明着得罪了曹操,暗地又结怨于孙权,赤壁战后,主张连刘抗曹的鲁肃将南郡的江陵暂借刘备作为栖身之地。后来刘备又袭取了荆州南方四郡,势力坐大,周瑜屡出计谋对付刘备,不料周瑜早夭,接任的鲁肃是亲刘派,双方关系得以缓和,但刘备给孙权开了一张空头支票“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214年刘备霸占益州,孙权再次派人索取零陵、长沙、桂阳三郡,被关羽一口拒绝,孙权气的派吕蒙、鲁肃各率军跟关羽对峙,恰逢此时曹操进攻汉中,刘备服了软,将湘水以东的长沙、桂阳给了孙权才算了事,此间,关羽和鲁肃在益阳相会,鲁肃义正词严地责备关羽,关羽无言以对,
长江在中国古代乃天险,尤其是中上游,扼咽喉所在,川楚位居要地且物产丰饶,顺江东下如居高临下,其势如破竹,所以历代长江防务都以中上游为主。晋灭吴、隋灭陈,总有一路出川峡;金南下攻宋失利,还意图由陕入川,顺江东下;蒙古灭宋,也是由川陕突破,自西向东,可见,长江上中游的战略地位之重要,刘备得益州和南郡的江陵等地,就扼住了孙权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