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山西,陕西,河南是最早的中国,即三河甲天下的地方,所谓的三河就是山西的汾河,陕西的渭河,河南的洛河。在河南焦作沁阳与山西晋城泽川交界的一处无名深山内,有一座阴森而立的村庄,两百多间明清时期风格的旧楼掩映在老林之中,家在西南的他,去过西北的凤翔,到过东北的密州,北方的定州,东南方的徐州、杭州、扬州、苏州、湖州,还曾希望定居常州,结果偏偏选择葬在名不见经传的汝州郏县。
1、知道有“河南省”,据说还有个“河南县”,河南县在哪里?
中国有个河南省,青海有个河南县。河南省居中原处,河南县居青黄南,黄河九弯第一弯,河南蒙古自治县。黄河中游河南省,小浪大坝此处建,人口大省数河南,全国第一超亿员。河南小县人口少,只有区区四五万,莫要小看河南县,青藏最美大草原。风光雄奇又壮美,大河湖泊山水连,险峻黄河大峡谷,适宜旅游加探险。省县皆居黄河南,黄河哺育恩无边,
2、孟良是怎样在幽州盗取骕骦马的?
宋真宗时,杨六郎兄妹大胜来犯的辽国兵将,拒绝了朝廷敕封的高州节度使一职,只肯出任官职低微的佳山寨巡检职务。在那里,杨六郎收服了花刀岳胜和孟良、焦赞三员猛将,又招来了陈琳、柴干等人,自此,佳山寨兵强马壮,辽兵再也不敢轻易来犯。时至中秋佳节,众将官齐聚山寨饮酒赏月,饮至半酣,六郎突然长叹一声说,父亲的遗骨还埋在李陵碑下,我一直想派人去取回下葬,不知何时才能了却这一心愿!说完泪流满面离席而去,
孟良听了六郎的话,扮做樵夫连夜赶到李陵碑前,却怎么也找不到杨令公的遗骨。经探听得知,遗骨已被萧太后迁葬在了幽州的红羊洞,于是,孟良又去幽州红羊洞找到了遗骨,用包袱包好带进了城。在路上,孟良见一人牵着一匹好马,这匹马眼睛碧绿,毛圈纹细,足有六尺高,孟良十分喜欢,就起了偷盗之心,打听得知此马名为骕骦马,是西梁国进贡给萧太后的生日礼物。
当夜,孟良潜入马厩,在马槽里撒了一些麻药,悄悄离去,第二天,骕骦马无精打采,不吃不喝,饲马官儿慌忙报告萧太后,萧太后下令招募名医给马治病。皇榜刚一贴出孟良就揭了下来,跟着士兵去见萧太后,萧太后听说孟良能治好马的病,赶紧让他医治。孟良随便往马嘴里灌了些药水儿,第二天,马就吃东西了,其实那马本来就没有病,只是吃了孟良撒的麻药,才不吃不喝像是生病了,这些麻药只能维持一天的药效,一天后,药效退了,马自然就好了。
萧太后听说孟良药到病除,心中大喜,封孟良做燕州总管,孟良对萧太后说这马还没有完全康复,要把它带到燕州慢慢调治,治好后再给太后送回来。萧太后觉得有道理,就命人把马交给孟良,让他带回燕州慢慢调治,孟良骑着骕骦马,带着杨令公的遗骨连夜出城,往佳山寨赶去。辽国的巡逻兵看见孟良赶往佳山寨,而不是燕州,连忙派人报告萧太后,萧太后心知中计,命萧天佑带人去追,
孟良骑马飞奔,眼看就要到佳山寨了,只见后面尘土漫天,追兵将至,孟良拍马往前紧赶,所幸佳山寨关口哨兵早已认出孟良,报告给杨六郎,六郎派岳胜、焦赞前来接应,打得萧天佑大败而归。六郎见孟良取回父亲的遗骨,又盗回一匹宝马,十分高兴,派人把骕骦马献给了皇上,并为孟良请功,不久萧天佑攻打澶州,在双龙谷之战中杨六郎大败辽军,并杀死了萧天佑。
3、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
翻检《辞海》《辞源》及海内外华文辞书,“故里”皆“乡梓”之意,即出生的地方,但“故里”一词,如今看来,已经被利欲熏心之徒用滥了用臭了,成了地方历史造假的代名词。其实大可不必宣扬什么“故里”,一者你没有严谨的文献论证、考古证实,光凭地方志喊些口号得不到学界认可,就算雇几个“明星”站台也只会恶心全国人民,纯属停留在打把式卖艺、吹口哨走夜路的档次,
二者几千年的人口迁徙、民族演变下来,即使名人故里在那儿,也跟你八杆子搭不着,捞名人沾死人光只会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浪费民力财力去赚臭名声。因为历史人物是民族的共同财产,谁也没有私占、挪用的权力,从传世文献来看,没有黄帝故里的记载,炎黄集团属于先羌族,为华夏族的前身,古籍所载的轩辕国、轩辕丘、轩辕谷、姜水、漆沮水、涿鹿、桥山,都是黄帝留下的足迹,都不足于称“故里”;反而有力证实了炎黄集团由西北向东方迁移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