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与菏泽牡丹的差别,己经不止于牡丹。洛阳牡丹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洛阳牡丹是看出来的,敢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和菏泽都是我国享有盛名的“牡丹之乡”;若想感受牡丹的历史文化底蕴,首屈一指的自然是洛阳,《牡丹之歌》唱响了九朝玄皇的洛阳。
1、洛阳牡丹为什么这么出名?
洛阳牡丹是看出来的,敢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大而不松散,色艳而不夺香,众芳互不排挤,春来时尚芬芳。洛阳牡丹是唱出来的,《牡丹之歌》唱响了九朝玄皇的洛阳。富贵自古始磨砺,埋茎寒冬才娇艳,芙蓉国里尽朝辉,曾有傲骨拒帝宣。洛阳牡丹是吃出来的,溜溜爽的洛阳水席招摇着她的风姿,尤如王雪肌上最明亮的冠。
2、洛阳和荷泽,谁家牡丹甲天下?
洛阳和菏泽都是我国享有盛名的“牡丹之乡”;若想感受牡丹的历史文化底蕴,首屈一指的自然是洛阳,近些年,菏泽的牡丹种植声名远扬,它也的确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众所周知,它是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基地,牡丹高新技术科研、出口基地,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从经济角度看,菏泽有着无限的潜力,也因此被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了“中国牡丹之都”的称号。
荷泽被授予“中国牡丹之都”之前,中国花卉协会命名洛阳为“中国牡丹花都”,并在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特别是2011年的洛阳牡丹文化节升格为国家级后,1更是全力打造“牡丹花都”,致力于实现“满城尽是牡丹花”的盛况美景,可以看出国家对洛阳的重视,也彰显了国家对洛阳牡丹历史文化底蕴的高度认可,也让洛阳牡丹的声誉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洛阳有“千年古都、牡丹花城”之美誉,栽培牡丹始于隋、盛于唐、宋时甲天下,菏泽自明代才开始大规模种植牡丹,“甲天下”之说是清朝以后的事。洛阳牡丹与菏泽牡丹的差别,己经不止于牡丹,中国花卉协会授予洛阳和荷泽的称号,显然经过字斟句酌:一个“花都”、一个“之都”,一字之差,各有侧重:一个侧重于观赏,突出了历史文化;一个侧重于规模,突出了经济价值。
仔细品品,耐人寻味,洛阳和菏泽是友邻城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两地都去看看,比较一下。单纯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洛阳,因为除了牡丹之外,洛阳还有龙门石窟、白马寺、老君山、鸡冠洞、白云山、龙潭大峡谷等众多旅游胜地,而且洛阳消费不高,洛阳人民热情好客,您可以尽情感受“十三朝古都”的文化气息,欣赏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况美景!。
3、为什么会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
洛阳牡丹甲天下,意味洛阳牡丹花色美艳,花形各异,以及种类繁多。洛阳牡丹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除气侯,温度适宜,雨水充足之外,最重要的一条,是土壤为沙性。【沙性是牡丹对士壤的特殊要求】,洛阳地处中原。黄河从浦州拐弯,转向东流,流入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是黄河的冲积平原。大量泥沙沉落,造成洛阳的土壤为沙性,
4、“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句诗究竟是描写长安还是洛阳的牡丹?
首先,从刘禹锡是何许人说起,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说到他的祖籍却有些复杂,得从他7世祖刘亮说起。刘禹锡乃匈奴后裔,七世祖刘亮曾仕于北魏,任冀州刺使、散骑常侍等职,当时,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所以有人说他的祖籍是无极。后北魏迁都,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从此改为汉姓,
后来,刘禹锡的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浙江),刘禹锡出生于此地,也有人说,他出生在彭州。刘禹锡19岁时游学长安,贞元九年(793),21岁的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高中进士,贞元十一年(795)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从此踏上仕途,刘禹锡的官场生涯起初还算顺畅,可是仅仅10多年之后,就变异得常险恶和不可予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