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宝坻区 >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求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求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09 05:26:38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求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目 录   一、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二、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三、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四、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五、电 梯 常 规 检 查 制 度   七、电 梯 维 修 保 养 制 度   八、定 期 报 检 制 度   九、电 梯 作 业 人 员 培 训 考 核 制 度   十、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十一、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求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2,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有哪些

第一条机房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拉开电源开关方可进行。特殊情况下不能拉开电源时,应做好安全措施并小心谨慎地工作,以免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第二条电梯因检修或保养需停机时,必须确认电梯内无乘客后,方可停机。第三条在维修、保养施工中,必须注意工作的的协调和配合,有人协同工作时,开机、停机前都必须扬声,得到对方应答后方可操作。第四条在机顶做检修、保养工作时,除了判别故障和调试需要外,禁行快车。第五条下井底作业时,禁止关闭厅门(厅门留有人监视时例外),厅门口必须摆设告示牌,防止无关人员靠近。第六条井底作业时,首先开亮井底灯,按下井底安全开关,若上方有人工作时必须佩戴安全帽。第七条进入井道、井底作业时间,估计超过一小时者,必须严格执行井道、井底作业规定。第八条进出厅门或维修保养厅门时,只许用工具垫门脚,严禁挂门缆,防止缆仓放不正造成事故。第九条维修、保养工作完工时,必须认真清理现场,清点工具和物品,切忌遗留。第十条机房、井道因工作需要动火时,必须遵守公司动火规定,办好动火证,指定专人操作和监视,事后清理火种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有哪些

3,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有什么规定

一、 电梯岗位职责  二、 点维护保养制度  三、 电梯事故报告制度  四、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五、 电梯层门钥匙使用方法  六、 电梯困人紧急处理措施  一、电梯岗位职责  (一)单位主管设备安全负责人职责  1、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关于电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电梯操作规程;  2、全面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  3、组织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电梯管理体系;  4、组织制定并审批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并经常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5、审批本单位电梯选购及定期检验计划和修理改造方案,并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6、经常深入使用现场,查看电梯使用状况;  7、组织电梯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二)管理部门负责人职责  1、在单位主管设备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定;  2、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3、审核本单位有关电梯的统计报表;  4、组织做好电梯使用管理基础工作,检查电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情况;  5、做好电梯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节能改造技术资料的保存;  6、抓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节能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  7、根据本单位电梯使用状况,审定所编制的电梯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8、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情况;  9、参加电梯事故调查与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  (三)电梯操作人员职责  1、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其他事情;  2、认真执行电梯操作规程;  3、精心操作,防止超载运行;  4、时刻注意安全生产,经常检查安全附件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5、按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  6、认真监视仪器仪表,如实填写运行记录;  7、认真做好所操作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  8、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制度  与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协商依照《电梯维修保养规则》有关条款制定。  三、 电梯事故报告制度  (一)电梯发生事故时,必须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处理;  (二)电梯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同时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三)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2、事故发生地点;  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4、事故设备名称;  5、事故类别;  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事故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方式除电话报告外,还应以传真方式报告。  四、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电梯必须经检验机构进行验收检验或定期检验,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并对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予以确认盖章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电梯运行操作工(使用说明书注明需司机操作的)和电梯维修操作工必须经培训,考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  (一)一般要求  1、不准超载运行;  2、不允许开启轿厢顶安全窗、安全门运载超长物品;  3、禁止用检修速度作为正常速度运行;  4、 电梯运行中不得突然换向;  5、禁止用手以外的物件操纵电梯;  6、客梯不能作为货梯使用;  7、不准运载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8、不许用急停按钮作为消除信号和呼梯信号;  9、轿厢顶部不准放置其它物品;  10 、关门启动前禁止乘客在厅、轿门中间逗留、打闹,更不准乘客触动操纵盘上的开关和按钮;  11、 操作工或电梯日常运行负责者下班时,应对电梯进行检查,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检查情况记录在运行检查记录表和交接班记录簿中,并交给接班人。  (二)检修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在电梯检修慢速运行时,一般不少于两人;  2、检修慢速运行,必须要注意安全,互相没有联系好时,绝不能慢速运行,尤其在轿厢顶上操纵运行时,更要注意;  3、在轿厢顶进行检修运行时,必须要把外厅门全部闭合,方可慢速运行;  4 、当慢速运行至某一位置需进行井道内或轿底的某些电气机械部件检修时,检修人员必须切断轿顶检修厢上的急停开关或轿厢操纵盘上的急停按钮后,方可进行操作。  (三)不安全状态下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电梯在运行中发生下列意外情况,司机(或乘客)应使电梯停止运行,并采取以下措施:  1、电梯失控而安全钳尚未起作用时,司机(或乘客)应保持镇静,并做好承受因桥厢急停或冲顶 敦底而产生冲击的思想准备和动作准备(一般采用屈腿、弯腰动作)、电梯出现故障后,司机(或乘客)应利用一切通讯设施(如110、警铃按钮、通讯电话等)通知有关人员,不得自行脱离轿厢,耐心等待救援;  2、发生地震时 应立即就近层停止运行;  3、发生火灾时,司机人员应尽快将电梯开到安全楼层(一般着火层以下的楼层认为比较安全),将乘客引导到安全的地方,待乘客全部撤出后切断电源,并将各层厅门关闭;  4、井道内进水时,一般将电梯开至高于进水的楼层,将电梯的电源切断;  5、电梯失去控制时,应即按下急停按钮,仍不能使电梯停止运行时,梯内操作人员应保持冷静,切勿打开轿门跳出。  电梯能否正常安全运行,除制造、安装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运行期间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笔者在电梯检验检测中发现有部分使用单位维修工对电梯维护工作不是认真观测执行“预防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方针,而是电梯出了故障才进行抢修。这样做最终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不良维修习惯。  五、电梯层门钥匙使用方法  1、使用电梯层门钥匙打开层门前请先确认轿厢所在的位置。  2、使用电梯层门钥匙打开层门时,先将层门拔开50mm左右,以再次确认轿厢位置是否满足维修和紧急救援条件。当轿厢位置满足维修和紧急救援作业条件时,再用手将电梯层门扒开。  3、层门完全打开后,必须有专人用手扶住打开的层门,防止层门自动关闭导致夹伤人员事故的发生。  4、使用电梯层门钥匙打开层门作业时,必须在电梯层门口设置醒目的“请勿靠近”标识提醒其他无关人员,避免发生跌落事故。在层门关闭后应确认其已经锁住。  六、电梯困人紧急处理措施  1. 救护人员需保持镇静,及时与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并告之具体情况;  2. 与乘客取得联络,稳定其情绪,并告诉乘客已采取急救措施;  3. 确定统一指挥、监护、操作人员;  4. 切断机器主电源,确认厅门、轿门是否关妥。通知轿厢内人员不要靠近轿门和试图打开轿门,注意避免被货物碰伤、砸伤;  5. 机房人员与其他救援人员须确定联系方法并保持良好联系,操作前须先通知各有关人员,得到应答后方可操作;  6. 机房内非专业人员放人时四人操作,至少两人盘车,一人松开抱闸,一人监护并注意平屋标记;  7. 电梯轿厢移至平层处,将刹车恢复到制动状态;  8. 确认制动可靠后,放开盘车手轮;  9. 通知有关人员机房操作完毕,可打开电梯厅门、轿门放入或卸货;  10. 查看是否有乘客受伤、货物受损。
那电梯管理规定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电梯内禁止吸烟、吐痰、涂污和乱扔杂物。 二、乘梯人应爱护电梯,只按所去楼层按钮,不得连续按动或敲击按钮,不得长时间站在轿厢门中间阻止电梯运行。 三、乘梯时不可将身体倚靠轿门,以免以生危险。幼儿乘梯须有成人陪同,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病人乘梯须有人陪同。 四、电梯运行中发生故障,厢内乘客应按动警铃,在发出信号后安静等待,由专业维修人员排除故障,开启轿门,禁止乘客打开轿厢安全窗,敲打、撬动电梯轿门及设施。 五、用电梯运载家俱需报业务公司(主管部门)派专人专梯运送,搬运家俱应轻搬轻放,不得损坏电梯及公共设施,禁止运载、超大、超宽、超重物品。 六、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如遇特殊情况,需报业务公司(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那电梯管理规定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电梯内禁止吸烟、吐痰、涂污和乱扔杂物。 二、乘梯人应爱护电梯,只按所去楼层按钮,不得连续按动或敲击按钮,不得长时间站在轿厢门中间阻止电梯运行。 三、乘梯时不可将身体倚靠轿门,以免以生危险。幼儿乘梯须有成人陪同,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病人乘梯须有人陪同。 四、电梯运行中发生故障,厢内乘客应按动警铃,在发出信号后安静等待,由专业维修人员排除故障,开启轿门,禁止乘客打开轿厢安全窗,敲打、撬动电梯轿门及设施。 五、用电梯运载家俱需报业务公司(主管部门)派专人专梯运送,搬运家俱应轻搬轻放,不得损坏电梯及公共设施,禁止运载、超大、超宽、超重物品。 六、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如遇特殊情况,需报业务公司(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派专人专梯装运。 七、用电梯运送装修材料、装修垃圾须装袋,运送以经营为目的之物品,须向物业公司(主管部门)申请获准后,由物业公司(主管部门)派专人专梯监督运送。 八、如楼宇(层)电梯以客运为主,运送物品应避开运行高峰时间。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有什么规定

4,电梯管理制度有哪些

电梯管理工作制度第一条 签订电梯订货、安装、维修保养合同时,须遵市劳动部门规定的有关安全要求。 第二条 新购的电梯必须是取得国家有关许可证并在劳动部门备案的单位设计、生产的产品。电梯销售商须设立有(经劳动局备案认可的)维修保养点或正式委托保养点。 第三条 电梯的使用必须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电梯使用合格证》。 第四条 工程部门办理新安装电梯移交时,除应移交有关文件、说明书等资料以外,还须告诉接受单位有关电梯的维修、检测和年审等事宜。 第五条 负责管理电梯的单位,要切实加强电梯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保养、年审等工作。发现隐患要立即消除,严禁电梯带隐患运行。 第六条 确需聘请外单位人员安装、维修、检测电梯时,被雇请的单位必须是劳动部门安全认可的单位。 第七条 电梯管理单位须将电梯的维修、检测、年审和运行情况等资料影印副本报公司安委办备案。 电梯使用管理制度1.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有哪些应急管理责任 1.1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电梯管理人员,落实每台电梯的责任人,配置必备的专业救助工具及24小时不间断的通讯设备。 1.2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1.3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定维修保养合同,明确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责任。 1.4电梯发生异常情况,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立即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向电梯救援中心报告(已设立的),同时由本单位专业人员先行实施力所能及的处理。 2.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有哪些应急管理责任 2.1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作为救助工作的责任单位之一,应当建立严格的救助规程,配置一定数量的专业救援人员和相应的专业工具等,确保接到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救助。 3.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应采取哪些措施 3.1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以下求救和自我保护措施: 3.1.1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求援,如电梯轿厢内有病人或其它危急情况,应当告知救援人员。 3.1.2与电梯轿厢门或已开启的轿厢门保持一定距离,听从管理人员指挥。 3.1.3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不得撬砸电梯轿厢门或攀爬安全窗,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电梯轿厢外。 3.1.4保持镇静,可做屈膝动作,以减轻对电梯急停的不适应。 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接报电梯紧急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程序 4.1值班人员发现所管理的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或接到求助信号后,应当立即通知本单位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同时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 4.2值班人员应用电梯配置的通讯对讲系统或其他可行方式,详细告知电梯轿厢内被困乘客应注意的事项。 4.3值班人员应当了解电梯轿厢所停楼层的位置、被困人数、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险因素等情况,如有紧急情况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 4.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可先行实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难,应当配合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实施救援。 5.当电梯突然停电或出现故障而停止运行,被困在轿厢的乘客应怎么办 5.1轿厢内的乘客应通知电梯维修人员,并耐心等待救援专业人员来开门放人;由于是非正常停梯,轿厢可能不是停在平层位置,所以不要自行扒开电梯门出去,以免造成乘客坠落事故。(如电梯不在平层位置,救援专业人员会首先将轿厢移动至平层位置后,然后才开门放人)。 6.乘客在电梯轿厢被困时宜应怎样解救 6.1到达现场的救援专业人员应当先判别电梯轿厢所处的位置再实施救援。 6.2电梯轿厢不在平层区域内时,按照下列程序实施救援: 6.1.1确定电梯轿厢所在位置; 6.1.2关闭电梯总电源; 6.1.3通过盘车将轿厢移动到平层位置; 6.1.4用紧急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层门、轿厢门; 6.1.5疏导乘客离开轿厢,防止乘客跌伤; 6.1.6重新将电梯层门、轿厢门关好; 6.1.7在电梯出入口处设置禁用电梯的指示牌。 7.发生火灾时,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7.1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 7.2按动有消防功能电梯的消防按钮,使消防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以供消防人员使用;对于无消防功能的电梯,应当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在乘客离开电梯轿厢后,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用手关闭电梯轿厢厅门、轿门,切断电梯总电源。 7.3井道内或电梯轿厢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停梯疏导乘客撤离,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 7.4有共用井道的电梯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将其余尚未发生火灾的电梯停于远离火灾蔓延区,或交给消防人员用以灭火使用。 7.5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停梯,以避免因火灾停电造成困人事故。 8.发生地震时,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8.1已发布地震预报的,应根据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紧急处理措施,决定电梯是否停止,何时停止。 8.2震前没有发出临震预报而突然发生震级和强度较大的地震,一旦有震感应当立即就近停梯,乘客迅速离开电梯轿厢。 8.3震后应当由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9.发生湿水时,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9.1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当将电梯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止电梯轿厢进水。 9.2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较多,应当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 9.3对湿水电梯应当进行除湿处理。确认湿水消除,并经试梯无异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9.5电梯恢复使用后,要详细填写湿水检查报告,对湿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等记录清楚并存档。 10.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如何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10.1如有乘客重伤,应当按事故报告程序进行紧急事故报告。 10.2向乘客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调查电梯故障原因,协助做好相关的取证工作。 10.3如属电梯故障所致,应当督促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尽快检查并修复。 10.4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故障及事故情况汇报资料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电梯管理制度一、 电梯岗位职责  二、 点维护保养制度  三、 电梯事故报告制度  四、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五、 电梯层门钥匙使用方法  六、 电梯困人紧急处理措施  一、电梯岗位职责  (一)单位主管设备安全负责人职责  1、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关于电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电梯操作规程;  2、全面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  3、组织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电梯管理体系;  4、组织制定并审批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并经常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5、审批本单位电梯选购及定期检验计划和修理改造方案,并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6、经常深入使用现场,查看电梯使用状况;  7、组织电梯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二)管理部门负责人职责  1、在单位主管设备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定;  2、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3、审核本单位有关电梯的统计报表;  4、组织做好电梯使用管理基础工作,检查电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情况;  5、做好电梯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节能改造技术资料的保存;  6、抓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节能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  7、根据本单位电梯使用状况,审定所编制的电梯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8、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情况;  9、参加电梯事故调查与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  (三)电梯操作人员职责  1、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其他事情;  2、认真执行电梯操作规程;  3、精心操作,防止超载运行;  4、时刻注意安全生产,经常检查安全附件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5、按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  6、认真监视仪器仪表,如实填写运行记录;  7、认真做好所操作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  8、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制度  与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协商依照《电梯维修保养规则》有关条款制定。  三、 电梯事故报告制度  (一)电梯发生事故时,必须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处理;  (二)电梯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同时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三)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2、事故发生地点;  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4、事故设备名称;  5、事故类别;  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事故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方式除电话报告外,还应以传真方式报告。  四、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电梯必须经检验机构进行验收检验或定期检验,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并对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予以确认盖章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电梯运行操作工(使用说明书注明需司机操作的)和电梯维修操作工必须经培训,考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  (一)一般要求  1、不准超载运行;  2、不允许开启轿厢顶安全窗、安全门运载超长物品;  3、禁止用检修速度作为正常速度运行;  4、 电梯运行中不得突然换向;  5、禁止用手以外的物件操纵电梯;  6、客梯不能作为货梯使用;  7、不准运载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8、不许用急停按钮作为消除信号和呼梯信号;  9、轿厢顶部不准放置其它物品;  10 、关门启动前禁止乘客在厅、轿门中间逗留、打闹,更不准乘客触动操纵盘上的开关和按钮;  11、 操作工或电梯日常运行负责者下班时,应对电梯进行检查,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检查情况记录在运行检查记录表和交接班记录簿中,并交给接班人。  (二)检修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在电梯检修慢速运行时,一般不少于两人;  2、检修慢速运行,必须要注意安全,互相没有联系好时,绝不能慢速运行,尤其在轿厢顶上操纵运行时,更要注意;  3、在轿厢顶进行检修运行时,必须要把外厅门全部闭合,方可慢速运行;  4 、当慢速运行至某一位置需进行井道内或轿底的某些电气机械部件检修时,检修人员必须切断轿顶检修厢上的急停开关或轿厢操纵盘上的急停按钮后,方可进行操作。  (三)不安全状态下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电梯在运行中发生下列意外情况,司机(或乘客)应使电梯停止运行,并采取以下措施:  1、电梯失控而安全钳尚未起作用时,司机(或乘客)应保持镇静,并做好承受因桥厢急停或冲顶 敦底而产生冲击的思想准备和动作准备(一般采用屈腿、弯腰动作)、电梯出现故障后,司机(或乘客)应利用一切通讯设施(如110、警铃按钮、通讯电话等)通知有关人员,不得自行脱离轿厢,耐心等待救援;  2、发生地震时 应立即就近层停止运行;  3、发生火灾时,司机人员应尽快将电梯开到安全楼层(一般着火层以下的楼层认为比较安全),将乘客引导到安全的地方,待乘客全部撤出后切断电源,并将各层厅门关闭;  4、井道内进水时,一般将电梯开至高于进水的楼层,将电梯的电源切断;  5、电梯失去控制时,应即按下急停按钮,仍不能使电梯停止运行时,梯内操作人员应保持冷静,切勿打开轿门跳出。  电梯能否正常安全运行,除制造、安装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运行期间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笔者在电梯检验检测中发现有部分使用单位维修工对电梯维护工作不是认真观测执行“预防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方针,而是电梯出了故障才进行抢修。这样做最终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不良维修习惯。  五、电梯层门钥匙使用方法  1、使用电梯层门钥匙打开层门前请先确认轿厢所在的位置。  2、使用电梯层门钥匙打开层门时,先将层门拔开50mm左右,以再次确认轿厢位置是否满足维修和紧急救援条件。当轿厢位置满足维修和紧急救援作业条件时,再用手将电梯层门扒开。  3、层门完全打开后,必须有专人用手扶住打开的层门,防止层门自动关闭导致夹伤人员事故的发生。  4、使用电梯层门钥匙打开层门作业时,必须在电梯层门口设置醒目的“请勿靠近”标识提醒其他无关人员,避免发生跌落事故。在层门关闭后应确认其已经锁住。  六、电梯困人紧急处理措施  1. 救护人员需保持镇静,及时与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并告之具体情况;  2. 与乘客取得联络,稳定其情绪,并告诉乘客已采取急救措施;  3. 确定统一指挥、监护、操作人员;  4. 切断机器主电源,确认厅门、轿门是否关妥。通知轿厢内人员不要靠近轿门和试图打开轿门,注意避免被货物碰伤、砸伤;  5. 机房人员与其他救援人员须确定联系方法并保持良好联系,操作前须先通知各有关人员,得到应答后方可操作;  6. 机房内非专业人员放人时四人操作,至少两人盘车,一人松开抱闸,一人监护并注意平屋标记;  7. 电梯轿厢移至平层处,将刹车恢复到制动状态;  8. 确认制动可靠后,放开盘车手轮;  9. 通知有关人员机房操作完毕,可打开电梯厅门、轿门放入或卸货;  10. 查看是否有乘客受伤、货物受损。
文章TAG:电梯电梯安全安全安全管理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