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现阶段中国的高校建设来博士生导师的肯定都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以及学位。对于早期的讲师来许多都是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随着职称的一步步上升逐渐获取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资格,对于水平较高的引进人员,或者为了留住人才,基本上会直接给予博士生导师的资格。
1、博士生导师的学历有多高,有多难?
第1个问题,关于博士导师的学历问题。就现阶段中国的高校建设来说,博士生导师的肯定都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以及学位,因为要想在国内的高校,当一名的任课老师的话,基本上都需要博士毕业,在知名的211,985等较好的学校,基本上都要求有国外经历的留学博士。关于第2个问题有多难,任何一个博士生导师的职称由来都是通过自己辛勤的前期的科研工作论文成绩,研究领域的贡献得到的。
对于早期的讲师来说,许多都是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随着职称的一步步上升逐渐获取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资格,但在近些年,各个高校,尤其是水平较高的高校,都是以引进人才的方式,从国外引进博士或博士后作为师资补充人员。对于水平较高的引进人员,或者为了留住人才,基本上会直接给予博士生导师的资格,总结来说,无论是一步步晋升,还是直接得到博士生导师资格,这都是你从踏入科研领域到工作以来,这些年的时间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认真付出获得的丰硕的科研结果换取的。
2、91年出生的美女博士李琳出任南方医科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大学,你怎么看?
看到91年出生的美女博士李琳当了南方医科教授,并且还担任了博导,真为她高兴,是金子必须要其发光,不然如此优秀的高端人才不合理使用真是浪费呢。李琳被破格提拔与委任,倒是给了中国高校敲响了边鼓,该让那些心思不在教学,不愿意带好学生的教授或博导们腾腾地方了!当然,对于行内人来说,可能28岁成为教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外行人却非常惊讶,因为外行人往往都是在看热闹,
比如我就是一个看热闹的人,不过在看热闹的过程中,我就想啊,中国高校有多少像李琳一样优秀的年轻教师,仍然需要走着传统晋升职级的老路子呢?很多人满腹才华,只是苦于没有给足够的机会,于是便就那么消耗着年轻的精力。如此说来,浪费高端人才现实,至今仍然广为存在,年轻意味着少于世故,这两年没少听说一些教授或博导的糟心事,搞的教授不像个教授,商人不像个商人,如同一个怪物一样。
更有甚者,竟然无视所带研究生的死活,直逼的个别人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像这类人教授,该清理出高校教师队伍了。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在用心培养年轻人,而是在糟蹋年轻的人才,随着高校对年轻教师破格提拔使用,让我们看到正在逐渐打破多年保持循规蹈矩的传统,由以往亦步亦趋慢慢上升,到现在的有很多高校破格提拔使用,说明高校已经意识到,再走原来使用人才的老路子,定然会让很多优秀的年轻教师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