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目前已经支持郑州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发展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我以前是北漂,老家河南,在郑州有两套住宅,试了两次要回郑州发展,每次工资都是一万多点,再看郑州西区的规划我认为郑州西区目前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片区,北面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较早,也是郑州的科技园区;中部是正在建设常西湖新区,以四个文化中心为核心;南部是郑州提出的二七运河新区。
1、郑州经济发展依靠的是什么?
民营企业,全世界各国往家里请回的先进智能科技领军专家,办起来的各种,各样,各型,专业的,以家庭为互相经济利益合作为单位的,私立研究院,私立研究所。郑州市实行,全民大皆兵的,新兴智慧化民营企业大兵团,大反攻,大作战,战胜一批又一批敌人,给郑州赚来,一批又一批的胜利成果钱,使郑州经济,迅速增长起来。帮助私营企业,实行全民营企,营商,郑州市政府,要有自己的锦囊妙计,发展自己的精品经济,
2、对于郑州这个城市发展你怎么看?
郑州为据中原腹地,处于铁路纵横核心区,而郑州也得益于此让经济快速崛起。从曾经的县城摇身一变成为新一线城市,其跨度之大恐怕在全国仅次于深圳,不过理性来说,郑州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明显趋缓。也就是所谓的发展瓶颈期,这不是否定一座城市的进步和空间,而是任何城市发展历程中都要经历的。郑州得益于铁路网络枢纽地位而一飞冲天,那么也要面对利好发酵之后的影响力减弱,
在过去几年,郑州因枢纽价值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得到了众多外来人口的驻足。所以郑州整体经济的起步,很大比重是依赖企业扎堆进入和外来人口的大规模流入,然而这两者,都会对房地产业构成迅速的推升。所以郑州GDP虽然增速很快,但是郑州对于房地产的依赖程度也很高,房地产业占GDP比例位居中西部第二,全国第六,而且细心的人会发现,郑州人均GDP低于所有东部新一线城市,人均收入也低于所有东部新一线城市,
因此,郑州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想要成为真正经济强市,未来几年需要摆脱对房地产和企业投资的经济占比,转而对于实业的依赖度和占比要得到更大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居住体验和幸福感提升,才能完成从经济大市到经济强市的转换,单说发展前景,郑州的地理位置在中西部来说属于上佳,更是东部与西部的重要走廊之一,发展会越来越好。
3、北漂回郑州发展怎么样?
我以前是北漂,老家河南,在郑州有两套住宅,试了两次要回郑州发展,每次工资都是一万多点,给我的感觉是不能回去,很少有企业双休,五险一金很少有企业上全的,经常加班,占用员工时间感觉很正常,在郑州我感觉是活着不是生活,我两套住宅月供不到5000元,还有5000生活,真心感觉捉襟见肘。想找两万+的工作,感觉几乎没有,可能自己能力不够吧,
4、郑州发展怎么样,算不算中国的大城市?
什么才算是大城市呢?人口数量是判断城市规模的重要维度。郑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郑州市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7年,郑州市常住人口为988.07万人,比上年的972.39万人增加15.68万人,增长1.61%,离千万人口的“超级城市”尚有一步之遥。郑州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去年,郑州首次进入商业新一线城市,居第12名,而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单显示,在新的“一线城市”排名中,郑州由原先的第12位升至第9位,
15个“新一线”城市中,排在郑州之前的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排在郑州之后的是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郑州优势突出,郑州至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货运量从2014年的1.4万吨增至2017年的14.7万吨,形成了“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八去八回”的郑欧班列,在中欧班列中率先实现高频次往返满载;郑州“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实现了全世界商品“一站到家”,空中、陆上、网上丝路“三路并举”,郑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正大步向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未来的现代国际物流中心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