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时需要进行辨证论治,综合性治疗。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中关于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指出,现在治疗难度大的是下消,就是糖尿病后期合并了大量的并发症,西医治疗棘手,部分人选择了中医治疗,中医认为糖尿病全程分郁热虚损四个自然演变分期,郁-多见于糖尿病前期;热多见于糖尿病早期;虚多见于糖尿病中期;损多见于糖尿病的晚期。
1、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在古医籍中治疗验案很多,属于消渴病范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口渴,多饮,多尿为临床表现,典型的不多见,现在治疗难度大的是下消,就是糖尿病后期合并了大量的并发症,西医治疗棘手,部分人选择了中医治疗。93年左右大二,偶遇一个老乡25岁,人消瘦,乏力,在医院确诊糖尿病,听说我学中医的求助,处方以六味地黄汤加减,7付,一月后再遇到,精神焕发,面色红润,说情况好转了他没有变方吃了21剂,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化验血和尿,
以后遇到过几个治疗机构说是中药治疗,用了西药夹杂,近期效果不错。再后来就不允许中药掺西药被关闭了,这些年也给亲戚朋友治疗过,短期服药,效果好转后自己又用西药了。治疗糖尿病中医效果明显,对病人忌口,饮食控制要求不高,就是长期治疗病人不坚持,是口感和费用的问题,最近几年学习北京蒲辅周,仝小林,广州中医药李赛美教授的经验,他们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中医治疗西医检查。
2、中医治疗糖尿病效果怎么样?能治断根不复发吗?
我是小眼睛医生专注于心脑血管疾病致力于公众健康热爱于健身的心内科医生,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击左上角,查看更多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小眼睛医生认为,不管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还是西医治疗糖尿病,最终的目的只有两个,第一,能够将血糖控制到标准的范围内,不会让血糖长期过高,导致并发症的出现。第二,在控制糖尿病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药物副作用,导致其他不必要的麻烦出现,
我相信大家一定看过近期的一篇文章。只要的内容就是说目前中药缺乏更多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报道,因此,虽然中药是国内历史悠久的一门学科,也有本身的可信性,但是目前中药的发证更多的偏向于经验性的方面。对于糖尿病来说,确实部分中药能够达到治疗的作用,但是究竟有效性能够达到多少,还是缺乏有效的研究,如果你有糖尿病,我建议你最好还是规律口服西药治疗,如果血糖控制一直不佳,可以胰岛素治疗。
3、糖尿病可以用中药治疗吗?该怎么治疗?
中医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其记载的消渴病,多以“三多一少”为主要表现,这与现在的认识有相似之处。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又称之为“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在中医称之为糖络病。分为肥胖型和消瘦两大类型,肥胖型以过食肥甘、久坐少动为始动因素,以中满内热为核心病机,包括大部分的2型糖尿病,
消瘦型多为脏腑柔弱,情志拂郁或卫分郁热为始动因素,以气分热盛为核心病机。中医认为糖尿病全程分郁热虚损四个自然演变分期,郁-多见于糖尿病前期;热多见于糖尿病早期;虚多见于糖尿病中期;损多见于糖尿病的晚期,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中关于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指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时需要进行辨证论治,综合性治疗。
1、2型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证,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天芪降糖药;2、2型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证,在单独应用二甲双胍疗效不佳的基础上,建议加用口服津力达颗粒,3、糖尿病早中期肠道湿热证,建议口服葛根芩连汤;4、糖尿病早中期肝胃郁热证,建议口服大柴胡汤加减。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虽然近些年,中医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相应的临床研究明显增加,部分研究显示部分中药治疗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但是还没有达到共识,且关于中医药的长期治疗能否减少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发生以及长期服用药物的安全性还有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