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天府”并不是关中盆地的特权。这里的“天府”明显指的是秦国统治中心关中,这也是关中盆地号称天府的最早文献记载,西京既是汉唐时代我国对外贸易、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壮举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四海商贸,宾客云集的汉文化都会中心,“西京”一词原为中国古代京都城市的名称。
1、历史上的“西京”指的是哪里?
“西京”一词原为中国古代京都城市的名称。历史上汉代建都长安(今西安),东汉时期迁都于洛阳,因其地理位置,长安在西;称西京,称洛阳为东京,有文选著录《张衡西京赋》佐证。后来即以西京作为西汉王朝的代称,至唐代,又建都于长安。据新唐书《地理志》一载,天宝二年称西京,至德二载叫中京,上元二年复称西京,西京既是汉唐时代我国对外贸易、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壮举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四海商贸,宾客云集的汉文化都会中心。
在古代历史上国都以外别设陪都,以于京都以西,有“西京”之称的地名还有,如:唐代(至德二年~上元二年)的凤翔(今属陕西宝鸡域),据旧唐书《地理志》之一载,五代后唐的太原,据五代史《唐庄宗纪》之四载。五代晋汉周的洛阳,据五代史《晋高祖纪》之三载,宋代的洛阳,据宋史《地理志》之一载。辽代的大同,据辽史《地理志》之五载,
2、古代天府之国指的是那里?
这里是熊二读史,一起来读陕西历史。(本文约700字,阅读需时2分)说起“天府之国”,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四川盆地这块宝地,而在秦汉时期,“天府之国”指的可不是四川,而是当时的经济政治中心——关中盆地。《战国策·秦策》记述了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里的“天府”明显指的是秦国统治中心关中,这也是关中盆地号称天府的最早文献记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天府”并不是关中盆地的特权。《战国策·燕策》记载苏秦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此所谓天府也。看来是苏秦这个大忽悠比较喜欢用“天府”这个词,
那这个“天府”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东汉的郑玄认为:“府,物所藏。言尊此所藏若天府然,”唐代的颜师古称:“财物所聚谓之府。言关中之地物产饶多,可备赡给,故称天府也,”综上可知,“天府”的意思就是物产丰富,储藏富饶的意思。天下只要是物产富饶之地,都可以称作“天府”,并非某个地方的专利,“天府”在秦汉之时多指以咸阳、长安为中心的关中盆地。
汉初,刘邦初得天下,不少人劝说刘邦定都洛阳,刘敬却劝说刘邦定都关中,言:“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而留侯张良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也就是说,秦汉时期,大家比较认可关中地区比较富有,相对其他地区,有着比较好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
3、在中国的四大古都中,古代的洛阳能排第几?
1、洛阳(1531年)主要建都朝代: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2、西安(1001年)主要建都朝代: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3、北京(919年)主要建都朝代:辽、金、元、明、清4、南京(445年)主要建都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