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体制外的人再推荐一个更俗的辨别方法,名字熟悉的是公务员单位,那些听都没听过名号的基本是事业单位。保障生活用水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水利部门的两大重要职能,以前是,机构改革后依然是,中心、院(法、检除外)、馆、联、处等是事业单位,很多党政机关会下设一些二级机构,基本都是事业单位。
1、水利事业单位怎么样?
水务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包括三种类型,一种是综合管理类,一种是行政执法类,还有一种是专业技术类。前两种参公管理,包括水保站、水政执法大队等;后一种实行职称工资管理,比如水管站,党政机构改革后,水务部门虽然是职能削减的部门,在改革初期,水利四大职能,四去其三,后来几经反复,大多数职能都保留了下来,就去不是很大。
因此,无论是综合管理类事业单位,还是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都是参公管理,其发展前途较好,而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执行的是职称工资,工资收入水平反而比参公人员还要高,职称晋升也较医疗、教育行业更为容易,发展前景也不错,对专业技术性强、专业能力较高的人员来讲,是最好的选择。水务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还有一些水库管理、自来水公司等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这类单位是改企的对象,实行事企分开,事业单位不再承担生产经营类职能,也不再保留和新设立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2、怎么知道一个单位是不是事业单位?
部、办、委、局基本是党政政机关,也就是公务员单位。中心、院(法、检除外)、馆、联、处等是事业单位,很多党政机关会下设一些二级机构,基本都是事业单位,刚好这个星期我把我们县的党政机关,正科级单位,副科级单位都清理了一遍,对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有了一个很全面的了解。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县的机关单位设置,不同行政级别可以对等参照,
党政机关,一共38家,也就是通常说的公务员单位,主要有县委成为单位,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等;人大机关;政府部门,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林业局等;政协机关;人武部。通俗的说就是五大家及其组成单位,还有就是直属管理的一些单位,比如法院、检察院、税务局等,除了他们以外,其他单位都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挑几个有代表性的,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库区移民中心、档案馆、文联、景区管理处等等。这些事业单位曾经能是行政机关,比如库区移民中心,前身就是移民局,后来机构改革从公务员单位降格为事业单位,也有一些新增的公务员单位,比如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急管理局等。给体制外的人再推荐一个更俗的辨别方法,名字熟悉的是公务员单位,那些听都没听过名号的基本是事业单位,
3、水库是不是事业单位?
水库是事业单位。保障生活用水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水利部门的两大重要职能,以前是,机构改革后依然是,作为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水库来讲,承担着饮用水源的保护,供水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等职能,是通过社会与市场无法提供的公益服务职能。党政机构改革中,供水依然是水利部门的最重要的职能,2018年7月底公布的水利部最新《三定方案》中,设置了水资源管理司、水库移民司、三峡工程管理司、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等,对大大小小的水库管理职责,进行了统一管理与领导,
省市县各级党政机构改革中,也保留了供水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职责,水库管理依然保留在水利部门中。党政机构改革之后,紧接着进行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水库等公益性水利设施管理明确保留,准公益性水利工程被划分为公益二类,提供饮用水源的水库,不允许进行旅游、娱乐、水产养殖等破坏饮用水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不适宜划分为生产经营类,推向社会与市场。
因此,在事业单位改革中,饮用水源水库依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和水利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一起,综合设置,其他准公益性水库则按其实际用途与承担的职能,剥离管理与公益职能,改企经营。水库改革后,按其不同的改革方式,正式事业人员随职能保留在水利部门综合设置的下属事业单位,临时人员、合同工自主择业,或者由地方政府统一雇佣、统一供养、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