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暴雨在地面形成的汇流根本不可能汇入南水北调的渠道当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像长江、珠江、松花江等河流,之所以会在连续暴雨模式下发生涨水涝灾,根本原因不是有多少雨滴直接落入河道,而是区域暴雨降落地面汇集成大大小小千万条河流后,再一股脑地汇入河流主干道,这才会发生涨水涝灾。
1、你那里下暴雨了吗?
全国各地都是一样有雨☔️哦!我们这里还是在长江边上,看着江里的水,都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心情!我们这里的雨,有的地方下得特别大,都发生了泥石流,今年,不知怎么搞的,感觉事情和天气一样,太难让人琢磨啦!大家只有稍安勿躁,平常心对待,一切都会过去的,人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大家说是不是啊!只有平常心面对,才能从容不迫,积极做好一些必备的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出行!等大雨过后,一切都又恢复正常了,大家又可以从新活跃起来了!。
2、郑州和焦作隔河相望,同样是暴雨,为什么焦作安然无恙?
焦作市位于太行山脚下,北侧是云台山风景区,南侧是20公里以内有沙河、沁河、黄河三条河,地理位置是北高南底,所有雨水都可以排到河里,对其中一条是黄河,郑州位于黄河南岸,但众所周知,黄河是地上河,位置比郑州高,郑州的水最终是排到直线距离两三百公里外的淮河,这就是为什么郑州虽然距离黄河不到5公里,却属于淮河流域的原因。
3、下暴雨时,南水北调河会不会涨满?为何?
就算暴雨下个十天十夜,南水北调河道也不会涨满,因为南水北调的河道只能属于“人工运河”行列,根本不属于自然河流,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像长江、珠江、松花江等河流,之所以会在连续暴雨模式下发生涨水涝灾,根本原因不是有多少雨滴直接落入河道,而是区域暴雨降落地面汇集成大大小小千万条河流后,再一股脑地汇入河流主干道,这才会发生涨水涝灾。
南水北调工程虽然南北延绵近1300公里,但作为人工水利工程的典范,中途并不与自然河流相交,在穿越自然河流时,要么采用高架渠道的方式,要么采用下穿河流的方式,这也就是说:区域暴雨在地面形成的汇流根本不可能汇入南水北调的渠道当中,其实我们换个思维方式来思考,南水北调之所以从丹江口水库取水,很大原因是丹江口水库的水质比较优良,而优质水源在往北调的过程中,如果沿途河流可以汇入,那还谈什么水质保障,除非区域暴雨已经大到能漫过南水北调堤坝的程度。
此问题可能还有另一层疑问:南方暴雨之时,流入南水北调的水量会不会增加,会不会涨满河道,答案还是不会,因为南水北调在取水过程中,并不是完全依靠地势落差而自然径流,而是依靠扬水泵站先将水资源“抽”进河道,然后才顺着河道往北流。特别像东线,很大一部分线路是依托原先的京杭大运河,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压扬水,渠道水流速度、河道水位高度等,主要取决于泵站的功率,而不是取决于取水地的水位,
说直白点就是不管南方暴雨如何,与南水北调都没有直接关系。南水北调在实际的调水过程中,其实水位高度一直保持在渠道高度的一半左右,这一点生活在南水北调沿线周边的人应该都见过,这也就是说南水北调的水位还有很大的冗余高度,轻易不可能涨满,而且,南水北调河道的横截面呈一个“倒梯形”,上宽下窄,想要再提高一倍高度,需要的水量是当前的三倍,这显然不是暴雨雨滴就能实现的,甚至扬水泵站再成倍增加都实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