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档案已开封了,究其怎么解决。企业改制,职工档案移交社保局,办理退休需要其他证明,请问不合格档案是如何交收的,你说的这种情况的确存在,很多企业改制以后,从原来的国有企业变成了股份制企业或是民营企业,失去了职工档案的管理权限,所以档案只能移交社会化管理。
1、单位办退休?开封了个档案,人社局不受理,怎么解决?
个人人事档案,它是有严格规定要求的。因为档案里,记录的全是个人学习、工作、劳动、家庭社会关系、参加工作时间起止等个人简历信息,属重要的保密资料,也是个人隐私资料,所以一旦立档,既不能本人翻阅,又不能随意更改,更不能对外透露泄密,本人工作期间,档案必须由所在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受理整理编号,进行存档保管。
但是本人因工作调动,档案转移,需要邮寄或自带的话,必须要所在单位负责主管档案人员贴上封条,盖上“密保资料”专用印章后,才能邮寄带走,否则视为无效档案,至于你提到本人档案己开封了,人社局不受理是正确的,也是业务熟知在行的人,本人不能责怪人家。本人档案已开封了,究其怎么解决?其一、回原籍重新整理登记建档,
2、企业改制,职工档案移交社保局,办理退休需要其他证明,请问不合格档案你是如何交收的?
企业改制,职工档案移交社保局,办理退休需要其他证明,请问不合格档案是如何交收的?你说的这种情况的确存在,很多企业改制以后,从原来的国有企业变成了股份制企业或是民营企业,失去了职工档案的管理权限,所以档案只能移交社会化管理。档案社会化管理,目前最大的个人档案管理机构,就是当地人社部门所属的档案管理中心,由于档案管理中心都是属于人社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所以在办理退休时,便于社保部门及时查找或是翻阅个人人事档案,
由于员工个人是不知道个人人事档案的具体内容,很多人只有在办理退休时才知道个人档案里少了什么,还需要补什么,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我本人在办理退休就因为档案资料的不齐而吃了不少苦头。企业整体改制时,涉及到财务、资料、人员等方面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最难处理还是职工问题。所以一般在进行整体改制后,以前属于国有身份的员工面临一个身份转换的问题,有的是先和原有的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再和重组后的企业签订新的劳动合同,职工的身份也由过去的国有企业职工变成了民营企业或是混合所有制的员工,
和原来的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以后,员工还要按照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领取一笔经济补偿,然后再按照市场化用工的方式,与新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由于这部分员工,以前属于国有职工身份,现在属于市场化用工身份,有的人可能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问题,有的可能存在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符的问题,有的人可能还有特殊工种岗位工作年限认定的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在今后办理退休时都需要个人人事档案来做佐证材料。这部分人的档案,随着企业改制以后,新企业不再有人事档案管理的权限,职工档案只有移交当地人社部门所属的档案中心或是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管理,并不是社保部门管理,在职工档案的移交过程中,接收的单位只负责按照移交的花名册接受档案袋,至于档案袋里面的档案资料是否完善,是否有缺项,接收档案的单位一般不会逐袋打开进行清点或是主页进行检查,这样的工作量很大,也不符合档案移交或是接收的规定。
由于各个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按照中组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规定,对于个人人事档案的内容有具体的规定,即哪些内容可以装入个人人事档案,哪些内容不装入人事档案,虽然规定非常明确,但是由于个别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档案的整理、核查不用心,导致职工档案缺失比较严重。当初我离职以后,档案就是交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但是退休时才发现缺件比较多,比如当兵入伍的档案,毕业分配的档案,档案袋里都没有,需要到处去寻找补充资料或是证明材料,才办理了退休手续。